先不要去深研這些學術。

科舉考的還是朱子的思想理論。

要是接觸多了。

會讓自己的思想混亂。

影響自己考試的發揮。

這也是學習群體中的一個差距。

對寒門子弟來說,你哪會知道出考題的官員。

這回的側重點是理學還是心學。

只能按照自己的步驟好好答題。

儘量做到少扣分。

而那些有錢有勢的書生才子。

能夠提早知道考官在學術思想上的則重。

如果主考官喜歡心學。

在做題的時候加入一些心學的思想。

就能得到更好的考試成績。

這也是泉州學堂。

近幾年考中舉人的數量多於兩所官學的原因。

之前的幾任教諭。

都想著升官,沒心思在教學上。

更別提去考究學術風氣了。

泉州學堂的院長則是出了名的大儒。

對泉州的學風氣向很敏感。

和一些學政官員也都有些交情。

魏家兄弟是幾人中家境最好的。

對眼下流行的心學。

很是感興趣。

尤其是弟弟魏安。

經常會省下些銀子去買學心學著作。

張勝文是大族旁支。

也聽過一些心學的內容。

也能說上個幾句。

胡照年齡最大。

這些年讀書太刻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