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三人紛紛點頭。

張洛則還是不解的問道:

“為什麼《詩經》是最好的呢?”

“《詩經》一書有朱子的集傳可以學習。”

“在晉江縣選讀《詩經》的學子。”

“比上《易經》要少很多的。”

“競爭也少上很多。”

張洛又問道:

“那在晉江縣,哪本經書選讀的人最少呢?”

胡照輕聲說道:

“那肯定是《春秋》了。”

“《春秋》內容繁雜,雖然字數不是很多。”

“但裡面的分卷,傳記數量太多了。”

“一般人根本買不起這麼多。”

“更不要講理解通意了。”

“沒有師傅指導,自己根本學不進去。”

真的是這樣,和張洛想的不差。

看似公平的科舉考試。

裡面的花花腸子不少。

不講考場外的作弊情況。

但是師從名師和自學苦讀差距就很顯眼。

表面上看是五經按自己的意向選擇。

能自學成才的只有《易經》,《詩經》兩本。

這跑道都是人擠人,擠死人了。

而那些家境好的學子。

可以請教師傅。

選讀平民自讀不敢去選的其他三本。

光是這點就比平民子弟好考很多。

張洛明白鬍照說的是心裡話。

不過他是帶著系統穿越來的人。

到底選修哪本經書。

張洛已經想好了。

他拱手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