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衛家鄉,照顧百姓的生死,此為義兵。”

“士兵們明白自己的親人就在身後。”

“所以會拼死作戰。”

“鎮海衛也知道軍卒們是在保護他們。”

“故而會給與全部的支援。”

張蓮生再次問道:

“可以除了防衛戰,有時軍卒們還會出衛剿匪。”

“那時該怎麼提高戰力呢?”

張洛說道:

“那需要士兵知其國家大義了。”

“知道自己戰鬥的意義。”

“保衛家園而戰是孝,是小義。”

“而為國家而戰是忠,是大義。”

“士兵們都知大義,那這兵就練成了。”

張蓮生沉重的嘆了口氣,說道:

“這太難了!”

張洛微笑著說道:

“練義兵當然很難。”

“但並非沒有,我大明開國時。”

“太祖高皇帝帶的就是義兵。”

“承天下之志,而一統山河。”

張蓮生問道:

“那要如何讓士兵們知大義呢?”

張洛作答道:

“很簡單,就是要讓士兵們去看書。”

“當他們讀懂了書裡的要意。”

“知道為誰而戰,這些都急不得。”

張蓮生有些無奈的說道:

“讀書倒是個好辦法。”

“可軍中大多都是文盲,大字不識幾個。”

“他們哪看的進書啊。”

張洛站起身來說道:

“這點,百戶倒不用擔心。”

“我本身就是衛學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