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在的幾天裡。”

“那些娃子每天都在海邊幫你曬鹽。”

“我招呼著他們把曬好的鹽放到倉庫裡去了。”

三爺趕忙向三老也致謝。

三爺擺了擺手說道:

“我都快八十的人,幹不動了。”

“鎮海衛的未來是你們年輕人的。”

“昨日張阿公和我說了。”

“你們這些人是鎮海衛的未來啊!”

“你今天還去學堂嗎?”

張洛看著系統裡的“解釋性科考”接近十二級了。

於是說道:

“我今天還去學堂教孩子們讀書。”

三爺杵著柺杖又說道:

“之前你曬鹽,不是給了幫忙的孩子幾十文錢嗎?”

張洛點了點頭。

上回的精鹽賣了個好價錢。

張洛念孩子們的功勞。

拿了四十文錢讓他們平分了。

這也孩子們應得的。

“你給了他們酬勞。”

“他們的父母都覺的你有本事。”

“打算讓自家孩子隨你一起讀書。”

“若是你覺的不方便,忙不過來。”

“我就幫你回絕掉。”

“先前開學堂的時候都打過招呼。”

“結果沒幾個願意來的。”

“現在後悔了也遲了。”

這個事情張洛倒是沒什麼所謂。

反正學生多了“解釋性科考”能更上一層樓。

他對著三爺說道:

“多幾個上學的學生倒沒什麼。”

“倒是寫字用的木盤和蘆葦筆他們要自帶。”

“學到後面需要的筆墨草紙。”

“也都要自家準備。”

“這是肯定的,他們總不能說來就來吧。”

“我這就去告訴他們幾家。”

“讓他們把孩子都送到學堂來。”

一切似乎都回到了原來的生活。

張洛坐在學堂上看了會經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