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成鹽(第1/5頁)
章節報錯
張洛抬起頭看向頭頂的太陽。
現在正值正午。
是為太陽最兇猛的時候。
雖然還是四月份。
太陽的日光和夏季比差上不少。
但是用來曬鹽已經很充足了。
這是張洛記曉的幾種製鹽法之一。
先儲海水,再曬沙泥。
之後翻弄泥土,接著過濾海水。
最後曬鹽,再收鹽。
雖然說每一步都算簡單。
但比上明朝常見的悶爐製鹽法。
曬鹽法的好處還是不少的。
節約了悶爐的材料和費用。
唯一的缺點便是用於曬鹽的石盤太少了。
整體制鹽的效率比不上悶盧爐法。
張洛一整天一共就鑿了五個大石盤。
按照張洛的初步計算。
一塊大石盤大約能產鹽一到二公斤。
到了下午四五點的時刻。
幾個石盤上已經有些晶體出現了。
這就是鹽嗎?
小愣子顫抖著身子看著石盤。
不用悶爐煮竟然就能製鹽!
讀書人就這麼逆天?
張洛自然不會和小活寶們說明製鹽的道理。
他連忙叫來小活寶們。
讓他們拿好木片把已經出現的鹽晶給刮下來。
等到了傍晚時。
張洛估摸了一會。
按照明代計量單位算。
今天白天大概曬出了八斤的鹽。
張旺生看著手裡的晶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