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旺生點了點頭說道:

“這鬼市的老闆,是縣裡幾個大老爺。”

“那些老爺每月都會來鬼市裡收稅。”

張洛聽完大感驚訝。

他知曉明代稅收繁重且多類。

但沒料到已經到了這麼嚴重的地步。

宗族械鬥有罰銀。

鬼市裡竟然還要收市稅?

看來明朝也不像後人所說的完全不收商業稅。

張旺生接著說道:

“當然不是朝廷要收的稅。”

“縣衙裡的一年稅收,大老爺們要佔大頭。”

“知縣為了補償他們,就答應讓他們開了一家鬼市。”

“當然收上來的錢也不全是地主們的。”

“也要打點好,縣裡的官差們。

“雖然鬼市有稅,但還是比城裡的稅少上不少。”

“在這裡做買賣,肯定比去城裡來的划算。”

這樣就說的通為什麼這家鬼市如此招搖。

原來是官府的人默許的。

走過前頭的碑文,張洛一眼看過去。

發現這座鬼市是真的規模不差。

有一條主街和兩條副街。

簡易的木屋上,掛著鮮紅的燈籠。

燈籠邊上還寫著店鋪名字。

這些都讓從未接觸過古代鬼市的張洛,漲了見識。

張洛二人朝著鬼市街道深處走去。

身旁的店鋪慢慢的都變成了攤位。

攤位的賣家都蒙著臉龐。

也不會主動招攬顧客。

客人看到有興趣的東西。

自然會主動詢價。

買賣雙方都用簡單的手語交流。

如果買方有意向會主動把錢丟在攤鋪上。

這才是張洛印象中鬼市該有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