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張旺生(第1/4頁)
章節報錯
翌日上午,三爺翻弄著一本古書。
對著張洛和張小珠說道:
“鎮海衛的神廟雖然比不上州府裡的大廟。”
“但也是上了大明朝廟冊的,一直在傳承。”
“縣衙裡也給了鎮海衛二畝免稅的田地。”
聽有免稅的田畝,張小珠臉上一陣驚喜。
張洛內心嘆息一聲。
想到自己不久前開啟的古代史技能裡的知識。。
軍戶與農戶的田稅不同。
太祖皇帝朱元璋開國時清查天下田畝,定了矩。
要求後世皇帝永遠不加田賦。
但軍戶的屯田卻不在規矩裡。
軍戶的日子從明朝開國之時就很悽慘。
明初時,朱元璋期望衛所戰時出征,空閒時自己耕種。
做到自給自足,來滿足衛所的運作。
像鎮海衛這種處於偏遠地方的衛所。
邊上多是數不清的山峰。
在衛所人口較少時尚能自養。
時間一長,人口繁衍開來。
糧食自然就不夠吃了。
加之軍戶種出來的糧食近六成都要交到衛所裡。
這些年間衛所裡餓死的人也是不少。
經歷過這些的張小珠,在聽到有免稅的田畝時自然是高興的不得了。
三爺杵著柺杖頂了頂地板。
他這樣說是想先把張小珠的興趣抬起來。
好讓她知道做廟祝是有好處的。
她用心跟著學習。
三爺才能安心把位子交給她。
不過小珠年紀尚幼,得先讓張洛當一陣子。
三爺接著說道:
“再說說神廟的由來,我們張氏一族自洪武十三年遷到了鎮海衛。”
“三世祖接了百戶的位子,四世祖和衛裡的鄉賢一合計立了這神像和神廟。”
“鎮海衛的廟祝是世代繼承的,待老夫離世後,衛裡會根據前廟祝的意願選擇新的廟祝。”
三爺說到此處看了眼張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