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補在《奇珍異文錄》當旁文用。

來充實下版面。

張洛回道:

“其他折段是用的。”

“但這段最為出彩。”

“你們先練著。”

“其他折段,以後會出現在文報上。”

徐連點了點頭。

明白了張洛的意思。

想著要把銀子準備好。

把後面幾期《奇珍異文錄》都給搶到手。

他雖然沒讀過什麼書。

但畢竟幹了十幾年戲子的活。

一篇戲文質量如何。

他幾眼就能看的出來。

這《巧夕驚秋》是非常上乘的戲文。

要是整齣戲都出現。

怕是樂律先生都得甘拜下風。

徐連能感覺到。

如果把張洛寫的戲給學精了。

以後自己說不準能成名。

成為縣城裡的名角。

雖然徐連是徐家自己花錢養的戲子。

吃徐家的用徐家的。

可徐連也不是個混吃等死的角。

要是自己的戲班子名氣上來了。

主家也會提高戲班子的待遇。

戲曲這東西。

靠的是時間和努力的重合。

急是急不得的。

徐連於是招呼戲班子更加用心。

每天白日練習戲曲。

晚上就自己在屋子裡琢磨。

時間到了九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