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洛行禮說道:

“多謝李姑娘的幫忙了。”

吳大夫也在一旁說道:

“我官藥所也能出一份力。”

“以後所裡多熬些糖漿。”

“給孩子們拿到街上賣去。”

張洛和李茵兒都對吳大夫點了點頭。

醫者仁心,吳大夫做的很對。

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

伸出援手。

往往可以得到別人一輩子的銘記。

明代人和二十一世紀人的。

道德上沒有任何的區別。

要是能夠為別人提供幫助。

很多人都會很慷慨的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吳大夫在官藥所快要倒閉的時候。

收到了張洛和李茵兒的幫助。

他也願意。

在別人需要的時候幫助別人。

這不是他有多高尚。

而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觀念而已。

別人幫了我。

我就得再幫助別人。

“我縣學那邊還有課。”

“這幾個孩子就麻煩二位了。”

“張公子請放心。”

“吳某雖然醫術非尖。”

“但還是能保住幾個孩子無礙的。”

李茵兒也點了點頭。

表示讓張洛不用擔心。

張洛拱手和二人告別

回縣學上課了。

康教諭講完一節課。

來到張洛身邊。

單獨問起了採生人的事情。

張洛把事情的經過全盤說出。

康教諭聽的一錘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