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後,姐妹二人走出了連綿的後山。

這片山脈連綿不絕,古來就是豫州府和冀州府天然的分界線。青山村隸屬冀州,往北走一馬平川,少有人會翻過山來到這邊。因此池桃防著有人追來,特意選了一條人人都以為她們不會這麼走的路。

這頭山腳下是一個人煙阜盛的鎮子,正是臨近晌午,城門進進出出的人絡繹不絕。

已經連續五日在山林裡摸爬滾打,一次也未曾未沐浴過,別說池杏,就是池桃也有些受不了,見到城鎮便興高采烈地進了城。

姐妹倆穿的還是逃出來時的那一身,都已經塵土兮兮,池桃拉著池杏的手進了城:“姐,咱們找個客棧住下,洗個澡好好睡一覺。”

池杏愣了愣:“住客棧…..咱沒錢啊……”

池桃嘻嘻一笑,從懷裡摸出一根一點油的銀簪子:“你看這是啥?”

“這,這是……我那根?”

池桃點點頭:“從王家出來時,我見在你妝匣上,就帶出來了。”她眨眨眼,有些遲疑:“姐,你會不會不想用王家的東西……”

池杏想了想,似是下定了決心:“用!為什麼不用!”

池桃鬆了口氣,找了一間銀鋪,將銀簪子化了,拿到小小的一個四分銀錁子。先找了一間客棧,又叫了飯菜來吃了,將池杏安頓好,抹了把臉,自己便又去街上。

池桃饒有興致地東走西看,只聽前頭有人叫喊著:“鮮豆糕嘞,剛出鍋熱騰騰的鮮豆糕了!”

賣豆糕的是個五十來歲慈眉善目的老婆婆,見一個穿著破破爛爛的小女孩不知不覺地站住了腳望著豆糕,眉清目秀的十分可愛。想了想用油紙包了一塊,偷偷遞給池桃:“餓了吧?拿去吃!”

池桃一愣,正要擺手,忽聽前頭一陣喧譁,街邊的小攤販紛紛飛快地收了攤位,拖著小板車就跑。

池桃住了腳,只見對面來了三個潑皮,前頭的一個二十來歲,生的高且胖,滿臉橫肉,穿的倒是綢緞衣裳。

他在豆糕攤前住了腳,皮笑肉不笑:“今兒生意不錯啊?”

老婆婆唬了一跳:“這,這不是昨兒才來過……”

潑皮眉毛一挑:“昨兒你吃了飯,今兒便不吃了?”

身後的兩個哈哈大笑。

老婆婆無奈,又不敢說話,只得顫顫巍巍從懷裡摸出十幾枚銅錢捧了過去。

潑皮不屑地哼了一聲,身後的人上前把銅錢接了,趾高氣揚地走了。

池桃在一旁看了全場,問道:“婆婆,這是誰啊?”

老婆婆唉聲嘆氣地扶著腰坐下:“唉,這是縣丞的兒子,日日來街上收錢……”

“啊,這便無人管麼?”

“人家是衙門裡有靠山的,哪個敢管?唉…….”

池桃若有所思,低頭慢慢嚐了一口豆糕:“真好吃!婆婆您幾時收攤?”

老婆婆有些詫異:“午時前後才收的。”

“那您等著,我回家把豆糕錢拿來!”

說著不等老婆婆阻止,轉身便跑了。

池桃自然不是回“家”拿錢,她遠遠綴在了那縣丞之子後頭。

在集市裡轉了一圈,三人收了不少錢。到得僻靜處,縣丞之子從荷包裡抓了兩把銅子兒扔給跟著自己的二人,那兩人千恩萬謝地拍著馬屁把錢揣了,這才各自分開。

縣丞子心情舒暢,將荷包掛在腰間,嘴裡直哼著小曲兒。

沒多遠就拐上一條背陰的巷子,剛剛轉過彎,迎面就是一隻破竹筐帶著臭氣兜頭扣下來,剛要破口大罵,接著脖頸被重重一擊,便什麼也不知道了。

見縣丞子被放倒,池桃丟了手裡的扁擔,連連吹了自己通紅的手心幾口氣,嘀咕著:“手上力氣怎麼這麼小……”

畢竟是青天白日,池桃不敢多耽擱,解了縣丞子的荷包,將其中的銀兩銅錢俱都揣到自己懷裡。想了想,又拔了自己頭上一根銅簪——還是池杏成親,池長海怕她太素了不像話,把原來秦氏的一根拿給了池桃用——用尖利的簪尖在縣丞子臉上刻了一個大大的烏龜,自己端詳了一下,笑道:“畫個王八,看你還有臉上街?”

縣丞子臉上鮮血橫流,痛得哼了一聲,似要醒轉。

池桃怎會和他客氣,以手為刀重重地劈在他的側頸,人就馬上又沉沉地暈了過去。

池桃跳起來一路小跑回集市,一邊甩著手一邊嘴裡還在哼哼:“痛痛痛痛痛,什麼時候手勁兒能大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