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院牆內外(第1/2頁)
章節報錯
院校期間,每到週末可以請假外出,參照了部隊戰備管理要求,每個連最多隻能外出兩到三人,具體由見習連掌握,超過比例,要向隊領導請假。
受名額限制,難得有外出機會,一學期下來,差不多每個學員只能正常請假外出一次,規定了返回時間,上午出去,晚飯之前必須歸隊銷假。
青春萌動,難耐寂寞,旅遊城市,處處新奇,成為誘惑,勾人嚮往,正常請假外出,不足以滿足,於是常有不正常外出,翻越圍牆,溜走一圈,辦些私事,處理些個人秘密。
藉口很多,最多的是到圖書館看書,週末管理相對較松,一般只在晚點名時清點人數,圖書館看書,小賣部買東西,球場上打藍球踢足球,都是允許的,一般也沒人去查,成為漏洞,被有心人鑽了空子。
時有發現,往往只是隊前點名批評,最多軍人大會作檢查,再重的處罰沒有見到過,隊領導也是學員出身,或許這樣的事情在他們身上也發生過,有了一份理解和寬容。
學員宿舍正前方不遠就是學院的圍牆,中間有一片菜地,是鄰近的學員五隊開闢出來的,與我們一樣屬於分隊指揮專業,同屬二大隊管理,同樣分成大聲與本科,只有一樣不同,他們的大專只有部隊生,而我們有十名地方生,屬於首例。
正常請假時,學員憑請假條從東門出去,右轉緊貼院牆有一條便道,附近村民生產勞作日常行走,一米來寬,相對平整,二三百米之後,進入市區街道,旁邊有商鋪飯店,也有公交車站,能直達市中心。
穿過五隊前面菜地,有一處院牆,作為基柱的岩石突出一塊,也許當年未曾留意,沒有鑿平,正好可以當作步坎,攀上院牆,其上光滑,顯然時常有人攀沿。
突出的岩石下,還放了一塊廢棄的水泥塊,成為墊腳石,攀爬更加方便,走出了光潔度,不知何因,這塊墊腳石從未被清離,隊領導不可能沒發現,或許是一種默契,曾經也是學員。
軍校第一學年,除了幫廚,跟隨炊事班給養員外出買菜之外,從來沒有請假外出過,同鄉作為文藝骨幹,倒是經常跟隨教導員外出,到屬於共建單位的一所小學,開展共建活動,諸如出板報搞衛生排練節目等等,因此他的軍校生活,比我豐富許多,精彩許多。
時間到第二學年出現變化,另有一名同年入伍的同鄉,考入了兩年制中專士官隊,上海打靶曾經相似,此時同一所院校見到,非常親切。
這名同鄉文藝不行,軍事素質或許也稱不上多強,對學習也不是那麼熱衷,但卻異常活潑特別好動,才報到不久,週末就找到我們兩個,想著外出遊玩,見識花花世界,排遣孤獨寂寞。
經不住他的勸說,才有了幾次外出,每次外出,特別慷慨,特別享受,桑拿按摩多有前往。
這幾次外出,才知道桂林確實不錯,開放程度很高,建設速度很快,每次都能見到明顯變化,街道寬敞整潔,處處有濃陰掩道,與不時出現的怪石孤峰,相映成景,勾勒一副幽靜而又充滿生機的旅遊城市畫面。
灕江穿城而過,沿江大道跟隨,商鋪林立,美景不斷,有伏波山公園,有象鼻山景區,還有七星巖景觀。
伏波山得名漢代名將伏波將軍馬援,南征蠻越曾經過此地,孤峰一半枕岸一半江中,能阻急波狂瀾,又有降伏波濤之意。象鼻山最有名的可能不是外形如大象,探鼻入水,象鼻之下,歷代名人提書刻字,名氣可能更大。七星巖實為溶洞,鍾乳怪石,密佈其中,暗河有舟可以穿行。
或許是歷代名人來往太多,留下筆墨太多,發現桂林書香韻味十足,不時能發現售賣字畫古玩印石,有一處相對集中,在一條僻靜小巷,遊玩其間,購買過些字畫印石根雕,還買過一把新疆的圓月彎刀,作為軍人,或許都有過腰佩戰刀夢。
送給父親的保健球就是這裡購買,得知家裡搬到澡下中學,還買過三副畫,卷軸式和長條幅,秋實冬藏,花團錦繡,八駿奔騰,懸掛廳堂和房間。
在這裡請店裡的老師傅雕刻了一方藏書章,長條玉石,不知道材質,圓潤細膩,現在還在使用,遺憾的是部隊生涯數次輾轉,搬運時不小心盍掉一角,留下一個小缺口,不影響使用,但留下瑕疵。
院牆外小徑連線的街道,其實也相當熱鬧,小巷之中有幾家銀行,其中的一家,存入了節省下來的津貼,報紙上讀書到過一則外國故事,存了些錢近百年後被後人發現,取出時成為一筆鉅款,軍校畢業時,留下了十幾塊,沒有成為鉅款,後來發現被登出了,分文全無。
音像店也有一家,錄影那時成為娛樂主流,不少家庭購買彩電時,一定會同時購買錄影機,裡面坐著一位善良的女孩,學員隊週末觀看的影片,一般都是在這裡租借。
院校期間,學員隊組織過兩次集體外出遊玩,一次去的是靈渠,一次去的是陽溯。
靈渠在廣西興安縣,秦朝時為征服南越,開鑿運河利於漕運,輸送糧草保障軍需,源頭是一條寬闊河流,修建大壩,古代工匠,用密實的各種石頭,塊塊累積建成,大壩截流,分出靈渠。
既是軍事運輸工程,也是防洪灌溉工程,渠不是特別寬,水面呈墨綠色,不能見底,顯然很深,影響光線折射,才成墨綠效果,兩岸堤壩堅固,已經成為景區,樹木茂密,下成路徑,有塊塊碑石豎立,記載段段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