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眾人都還算剋制,都在高空戰鬥,可一旦失去理智,落地之後的戰鬥會波及範圍極廣,到時候會惹出什麼事還真的很難說。

反觀之前尉遲清明那一劍斬首,更是威懾力十足,令交戰多方不敢輕試鋒芒,避的遠遠地。

實際上,四國之間的勢力對戰都有意的避開了一些人或者地方,所以即便打生打死,也不至於徹底失控。

畢竟像“劍門”這樣的大勢力,誰都不敢狠下心去得罪,尤其是在如此複雜的局勢之中,就更加需要多一分的小心謹慎。

大秦一方佔著地利優勢以及人數優勢,但其他幾方的人則實力更勝一籌,短時間內想要徹底消滅對方,這是一件極度困難的事情。

高空中乃是屬於“通靈境”之間的戰鬥,下方一些位置就沒那麼考究了,畢竟是性命攸關的大事,戰鬥自然是選擇最適合的地方,於是低空和地面的交戰就很焦灼了。

並非是大秦這邊的人拿不下對方,而是必須考慮高空上面的交戰情況,因為一旦他們殺盡“玄府境”和“龍門境”武者,那些“通靈境”的高手就可以放心大膽的離開,之後,大秦這邊就必須警惕更多的意外事件,畢竟沒有束縛以及責任的“通靈境”是最危險的。

而他們同樣擔心煙城這麼重要的據點丟失,並不是這地皮有多貴,而是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交易網路,如果就這麼被大秦一斬而斷,那可是極大的損失,而且眼光放得越遠,損失越大。

“小滿樓”能夠多到想象不到的珍惜資源,若是對方樂意離開,那自然萬事大吉,可偏偏就選了這麼一個商業上並非極有意義的煙城,實在是令人想不通。

更何況,現在多了一個“海量商樓”,了難以計數的海底物資,又是一個神秘龐大的勢力。

先不說與這兩方勢力成為盟友,就算是合作伙伴或者僅僅只是資源者,都極其具有戰略意義。

煙城這裡,不容有失!

城主蘇清河已經失去了煙城的掌控權,一舉一動都要向大秦皇室奏報,再加上明裡暗地裡不知多少雙眼睛和情報,通通移交上面去操心決定。

大秦皇室自然很清楚煙城的戰略意義,這一次的動作可不只是簡單地打打敲邊鼓,威懾一番,而是真的有心徹底剷除其他三國的勢力。

可這一動作顯然是極其危險的,與大秦交界的大魏和大金紛紛派出大批軍隊,展開了一場數十萬人的廝殺大戰,為的,就是保住煙城的一條交易通道。

大漢因為自身在煙城損失慘重,所以集中力量開始攻擊大金的西北邊境,意思很明顯,就是要儘可能地干擾大金前往“天淵秘境”的行軍路線。

大秦對外戰爭需要應對大魏和大金,內部又需要考慮各方面的平衡,使內部矛盾儘可能的一致對外,可大秦皇室畢竟抵抗力更強一些,其他的勢力承擔了更大的壓力,自然容易增長更多的壓力,傾瀉的方式不對,恐怕不能傷人反而要傷己了。

大秦皇帝也知道自己一個人恐怕是吃不下這麼大的蛋糕,可畢竟是大秦本土,若說就這麼算了,自然是千不甘萬不願,即便是直接開戰恐怕也在所不惜。

卻在猶猶豫豫之時,其他三國又再次發出外交政令,直接釋放了各國的羈押人員,並在一定程度上給予大秦皇帝一定的補償。

煙城明面上自然還是屬於大秦,城主蘇清河也依舊高坐其位,但卻在劃分出去各塊區域成為各國勢力的自治地,算是一次性的解決了爭鬥不休的大問題。

當然了,大秦皇帝也不會吃虧,在其他三國的地方,堂而皇之的劃出一塊區域,成為一個類似外交部大使館類似的地方,算是平息了這場轟轟烈烈爭端不休的戰鬥。

四國甚至還有一些其他的勢力,都紛紛的把視線再度轉移到“天淵秘境”上面去,並開始派出了先遣軍隊,先一步的清掃障礙,殺出一條確定能走的大路。

若說之前的煙城是浮躁的,是心中急迫的,那麼此刻則是全民沸騰,即便是自我感覺鎮定如山的人,也依舊會受到外界的影響。

這不是一個兩個人,而是所有的人,並且表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大量人員的到來,再加上出發日期的確定,更是令所有人在緊張中期待起來。

這麼多人的到來,以及需要做的遠行準備,簡直是把煙城由上到下洗劫了一遍,帶給了各家店鋪豐厚的盈利。

當然了,其中也有寧小道貢獻的一點力量。

畢竟是一個小隊伍的老闆,該準備的東西自然需要早早落實,也好安那些容易激動的少年的心。

至於計劃,也從葉招搖口中隱隱流露出一絲,只是這段時間禁止出入“道場”,所以這些少年只能被迫的接受嚴格的訓練,實力上倒是又提升不少,算是增加了不少活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