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章 準備拍影片,老人的評說(第一更,求訂閱)(第3/3頁)
章節報錯
“幾毛錢那都是什麼年代啦?太早的咱不說。”
“哈哈哈,你那時候年紀小,所以你不記事,你就不想說,是吧?”
“嘿,你們幾個,說的好像你們那時候有多大一樣。”
“哎,我反正肯定比你大啊。”
“得了吧,那時候大家都穿著開襠褲,誰比誰大啊?”
……
幾個老人的話,也是把範朝東和王翠鳳給聽得笑起來,覺得這幾個老人真像是幾個孩子,還在這裡談論起當年穿開襠褲的事。
但其實仔細想想,幾位老人也算是見證了古街的興衰。
算是品嚐過蘇記從蘇泉晟開始,三代掌勺人的手藝。
王翠鳳想了想問:“我有個問題想要問一問您老幾位,希望您老幾位你,能給個回答。”
老人們此時已經喝了不少,一個個頓時抬起頭看向王翠鳳。
王翠鳳遲疑了一下問:“您老幾位覺得,蘇記從爺爺那一輩到如今一帆,三代人到底誰的手藝最好?”
這個問題把幾個老人給問住了。
老人們面面相覷,一時之間誰也沒有開口回答的意思。
範朝東見狀對妻子說:“你在這瞎問什麼啊?人家三代傳承下來,手藝肯定都不會差的,哪有什麼誰好誰壞的?”
王翠鳳撇撇嘴說:“這不是好奇嘛。”
幾個老人又是一陣沉默,最終也還是開口說起各自感受。
“其實說起來,我們這個年紀了,當年蘇泉晟大師的菜,究竟是什麼滋味,這麼多年誰還能完全記得清楚呢?”
“是啊,可能記憶深處還有那麼一點印象,但要說具體味道,可能還真是早就忘記。”
“但還是要說,蘇泉晟那是真正大師,手藝是真的無可挑剔。”
“然後說說蘇錦榮吧,他屬於中規中矩吧,能夠嚴格還原那些老菜的味道,並且烹飪起來手藝也是完全不差的。”
“這個我可以作證,錦榮如果不是沒有離開蘇記,他的手藝放在外面的館子裡,哪怕是同時期外地的一些大酒店,那也絕對是頂級廚師,我年輕時候去過不少地方,吃過不少的酒店,能有錦榮那手藝的廚師真不多。”
“最後再說說馮一帆,他呢?是個奇才啊。”
“哈哈哈,這個我也剛想說呢,他確實是個奇才。”
“你們看,這些菜,看似都是傳統的菜,但是在調味上他都做了一些調整,你們別不信,同樣是這盤菜,你或許在外面點很多家的這盤菜,會點到味道差不多,但你來蘇記,吃馮一帆做的,絕對和外面味道完全不同。”
範朝東也說:“還真是,我之前送酒去外地,在外地吃了一些類似蘇記的菜,但味道真是差很多。”
張老說:“這不光是手藝問題,關鍵是蘇記的這盤菜,一帆是做出了自己的特色來的。”
王翠鳳問:“那這麼說,您老幾位覺得,馮一帆更厲害?”
老人們一起搖了搖頭。
“不是他更厲害,是他沒有固守著傳統。”
“對,他有自己的風格,做出了自己的特點來。”
“他學習了傳統的東西,但是又在傳統基礎上創出了自己的風味,這才是他與眾不同的地方。”
“所以我們才會覺得,他是個奇才。”
聽完了老幾位的話,範朝東和王翠鳳仔細想想,也都覺得“奇才”算是對馮一帆比較精準的評價了。
老人們又繼續喝著酒,吃著蘇記的菜,聊著他們曾經的過往。
大多都是與蘇記,與外面這條古街有關。
畢竟對老人們而言,他們已經在古街附近生活了大半輩子,對這裡的一切他們太熟悉,也很欣喜見到如今的古街重新又變得繁華。
而對老人們來說,能吃到蘇記的菜,他們覺得很滿足愜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