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冷藏到時間後,再把面給取出來,擀成麵餅後。

把黃油切成薄片,在擀平的麵皮中間鋪上一層。

這裡又是類似中式點心的方式,就是要把油酥放在中間,然後去進行開酥。

蛋撻皮這裡就是用黃油代替了油酥,把無鹽黃油鋪在中間。

把兩邊的面折疊過來,把中間的黃油給蓋住。

接著便用擀麵杖把麵皮給重新壓扁平。

先是要把兩邊口子壓住後,再把麵皮給擀平,把兩邊多餘出來的部分剔除掉,剩下的部分再次摺疊起來,用保鮮膜封上放入冰箱冷藏30分鐘。

30分鐘後拿出來,依舊是用擀麵杖先壓,然後再給擀平。

還是要把兩邊多餘出來的部分裁剪掉。

再把剩下的進行摺疊,再放入冰箱裡冷藏30分鐘。

如此還需要進行第三次,也就是三次開酥。

第三次的時候,是需要放在冰箱裡冷藏1小時。

在這個過程裡,馮一帆他們也是抽空做了一些別的準備。

比如因為女兒想要桂花香味,馮一帆也是把桂花醬拿出來,用桂花醬跟奶油一起進行打發,做了一份桂花香味的奶油。

還有把一些水果清洗乾淨,全部都給攪打成泥,用糖進行煮制後,變成水果味的糖稀。

這些東西也都是放在冰箱裡進行稍稍的冷藏一下。

終於,等到時間夠了,把三次開酥的皮拿出來。

下一步便是用一個磨具,把皮給切割出來。

切割好的皮,放入一個個蛋撻皮的模具裡,用油紙裡盛上一些重的東西,壓著模具裡的蛋撻皮,放入烤箱裡先把皮進行烤制。

烤制了過後,再把各種餡料給放入蛋撻皮當中去,然後進行稍稍的烘烤。

之所以要先把蛋撻皮烤制,主要是馮一帆他們準備的內餡,都是不能夠長時間高溫烘烤,所以必須要把皮先給烤熟了,再加入內餡去稍稍烤制。

否則,要不會出現內餡烤得太過,甚至是烤焦烤糊的情況。

要不就是蛋撻皮不能夠烤熟分層開酥。

一樣一樣的內餡用裱花袋裝入蛋撻皮內,上面用奶油給封好,再在表面上刷上一層蛋液。

如此烤出來的蛋撻表面呈現出焦黃,看著也是非常的誘人。

當烤製出來後,瞬間讓後廚裡瀰漫著蛋撻的香味。

石家慧嗅到了驚呼:“喔,好香啊。”

後廚裡的大家,也都是忍不住湊過去看,一個個嚥著口水,很想要嘗一嘗馮一帆、陳煦和羅瑜一起做的蛋撻。

光是從樣貌看,馮一帆他們做的蛋撻個頭比較大,差不多有一種一個頂的上白鬍子爺爺家的兩個大了。

而蛋撻整體看上去,真的是非常誘人,絲毫不會輸給白鬍子爺爺家。

石家慧聞了半天的味道,忍不住問:“主廚,我們可以嚐嚐嗎?”

馮一帆看看大師姐,又看了看其他人都垂涎欲滴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