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若若聽到爸爸的話,好奇看向開車的小馬叔叔問:“小馬叔叔,你也要跟爸爸一樣做新菜嗎?”

馬小龍聽了苦笑著回應:“是啊,這是你爸爸給我佈置的作業。”

馮若若笑嘻嘻說:“作業若若知道呀,作業是老師給學生布置的,學生要完成作業的,不然就不是好學生啦。

小馬叔叔,你要加油呀,你要是不能完成作業,你就不會好學生呀。”

馬小龍也是笑著回應:“好,小馬叔叔一定努力。”

馮一帆聽到女兒跟馬小龍的話,笑了笑說:“小龍,你別跟若若答應的那麼麻溜,你到底準備的怎麼樣了?你看看,人家採訪的人都上門問了,我們什麼時候能推出新菜?”

馬小龍此時有點如坐針氈,真的是有點後悔開車回去了。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思考,馬小龍最終說:“師父,再給我們一點點時間,我們保證會很快弄出新菜。”

馮一帆笑了笑說:“其實呢,還是我之前跟你們說的,必須強求一定是獨創的菜,如果你們能夠把一些老菜給創新一下,實際上也是可以的,你們要多思考,明白嗎?”

何雅茜和阿飛在一旁,聽著馮一帆趁機教育了一番徒弟,也是覺得很有意思。

關鍵馮一帆不是那種很刻板的師父,他更是鼓勵徒弟要去嘗試創新。

剩下的一個問題,馮一帆也是認真思考了一下,才對著鏡頭認真回答。

“其實呢,我確實很希望有人可以幫忙支撐起蘇記和若餐廳,可以把我給解放出去,讓我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妻子和女兒,只是暫時來說,還沒有辦法找到那個人。

這不是說蘇記和若餐廳的廚師們不優秀,我敢說,他們每個人都是非常非常優秀,如果走出蘇記和若餐廳,他們都能夠成為獨當一面的大廚。

但是在蘇記和若餐廳,他們還是不能夠獨當一面,尤其是我的徒弟,還有年輕的一些廚師,他們真的是需要磨礪才行,現在如果我放手的話,可能會導致蘇記和若餐廳口碑走低。”

何雅茜想了想問:“馮大廚,那您準備一直這樣努力做下去嗎?”

馮一帆笑著回答:“我肯定會努力,至於會不會一直這樣,我現在也說不好,至少要讓蘇記和若餐廳更好才行。”

阿飛忍不住問:“那怎麼才算是更好呢?我的意思是,我們覺得現在的蘇記和若餐廳已經很好。”

馮一帆微笑說:“更好嘛,就是要讓大家適應蘇記和若餐廳的規矩,要讓大家認可蘇記和若餐廳的現有的一些標準,讓大家一提起蘇記和若餐廳,就會想起兩家餐廳的味道。”

聽馮一帆這樣一說,何雅茜和阿飛還是有些驚訝的。

不過轉念一想,兩人倒也覺得馮一帆說的沒有錯。

這就像是很多國內國外知名的餐廳,它們都是能夠做到,有那麼一道或者是兩道菜,大家提起就會想到那些餐廳。

還有大家去那些餐廳,也就是衝著那些餐廳的味道去。

所以馮一帆必然也是想要做到那樣。

如果是那樣的話,馮一帆現在確實不能離開,他要親自去經營,去做好兩家餐廳的每一道菜,讓大家記住兩家餐廳的味道。

車子回到了古街,停在鋪子後面的巷子口。

在孟詩彤他們拍攝下,看到馮一帆和三個徒弟一起,把各種貨卸下來,然後裝在平板車上,從巷子口一路拉回去。

看到師徒四人的背影,還有一個始終跟在爸爸身邊的小尾巴。

孟詩彤他們每個人也都是不禁在心裡感嘆。

果然任何一家餐廳光鮮亮麗的背後,都有著餐廳裡每個人的默默付出。

這一個早上,哪怕是還沒有真正跟著進入蘇記和若餐廳後廚,還沒有見識到馮一帆他們的廚藝和技巧。

光是買這一趟菜,已經不難看出蘇記和若餐廳眾人的用心。

尤其是在孟詩彤他們拍攝時,又看到了漢斯和湯姆把各種若餐廳的食材也給拉回來。

而孟詩彤他們拍下了這些之後,也是確定了第一期影片的主題:新鮮。

無論是蘇記還是若餐廳,兩家餐廳首先做到的是食材新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