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至今國內也沒有一套完善的評判標準。

但是馮一帆竟然要建立屬於中華美食的評判標準,真是讓陳煦和羅瑜有點不敢想。

馮一帆大概也能夠想到兩人的一些想法。

“我知道,國內南北方、東西部,甚至包括各地區飲食口味上都有著不小差異,但是這些都不是什麼難事,一個頂尖的廚師,便是要能夠適應各地不同人的口味需求,如果做不出食客喜歡的菜餚,還怎麼能稱為頂尖?”

陳煦和羅瑜依舊是很驚訝,他們確實沒想到馮一帆會有如此大野心。

陳煦想了想問:“馮大廚,那您的餐館,究竟是什麼菜系呢?”

馮一帆微笑回答:“蘇記不屬於任何菜系,蘇記就是蘇記,你可以在蘇記吃到任何菜系的口味,但蘇記的菜不屬於任何菜系。”

羅瑜奇怪問:“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您要怎麼去確定一個標準呢?”

馮一帆繼續回答:“標準不在味道上,而在於餐館服務上,菜品的質量上,無論是什麼菜系,最終還是不能跳脫出‘色、香、味、意、形、器’這六點吧?所以標準也就在這六點上。”

羅瑜奇怪問:“不是色香味意形嗎?”

馮一帆解釋說:“你們難道沒有發現,實際上國外頂尖餐廳,對於每一樣餐具的定製都是非常考究的嗎?這一點在我們國內以前也同樣很講究,只是後來慢慢被人們有一定的忽視了。

所以我覺得應給加上,色,香,味,意,形,器,這六點上,確定屬於我們自己的一套評判標準,而且實際上標準在我們典籍上也都是有跡可循。”

陳煦作為傳統點心師傅出生,自然是很清楚這六點確實是中華廚藝中的重點。

“而且這六點實際上並不能分開去看,是要六點統一在一起去看,一道菜或者是一道點心,是什麼樣的色和形,需要搭配上什麼樣的容器,營造何種意境,然後透露出什麼香氣,最後是入口的味道。”

馮一帆點頭:“陳煦說的沒錯,這六點是統一的,要呈現在每一道菜每一份點心之上。”

羅瑜聽著兩個人的話,心中頓時浮現出一份遐想,不自覺便產生了一種嚮往。

對於羅瑜而言,儘管她一直是學習西點,但是在她的心裡依舊還是會嚮往,可以把自己國內的菜餚和點心推廣出去,讓更多人知曉和了解,並且可以讓更多人喜歡上自己的點心。

現在聽馮一帆這麼一番話,並且聽到他整體的一系列構思。

讓羅瑜覺得,如果真的依照馮一帆設想去做,未必就不能設計出一套屬於中華菜的標準,而且是能夠推廣和宣揚,把中華美食文化推向全球。

馮一帆雖然沒有去勸說兩人,但是他給兩人構建出未來的景象,讓陳煦和羅瑜非常心動。

如果換別人來構建這些東西,陳煦和羅瑜未必會相信。

可是馮一帆卻不同。

首先兩人知道他曾經是佩羅旺斯餐廳主廚,而且是那個讓佩羅旺斯重新獲得三星,並且成為了某王室御用餐廳,他同時還擁有某王室授予的勳章。這樣一位頂尖主廚,他對西方口味揣摩是沒有任何問題。

其次,陳煦透過自己師父瞭解到,馮一帆是曾經那位國宴大師蘇泉晟後輩,是蘇泉晟家族留下那間蘇記餐館如今掌勺人。

並且陳煦的師父還告訴他,如今國內廚藝界泰斗級人物,莊道忠老爺子是他的師叔公。那位知名國宴大廚石晉斌又是他的師伯。

有這樣兩位長輩的背景在,馮一帆想要在國內確定標準,實在是一件比較容易的事情,因為會有足夠分量的國內頂尖廚藝大師在背後力挺他。所以他所構建的中華料理標準,是能夠真正去完成的。

其實從馮一帆自信表述上。

陳煦和羅瑜已經感受到他那份捨我其誰的氣勢。

而聯想到他所擁有的一切優勢,也確實不難理解他能夠辦到的原因。

首先是實力上,一個能夠在國外獲得頂級評價的廚師,還擁有著國內一些菜品烹飪的傳統手藝。其次他身後,有著同樣擁有絕對實力的大家,在後面會給予他足夠支援。

這樣實力和背景的加持之下,馮一帆確實是能夠辦到他所設想那些。

馮一帆看出兩人心動,便很認真問:“那麼,你們二位願意加入我的餐館嗎?”

突如其來的問題,讓陳煦和羅瑜一時之間還是有些遲疑。

馮一帆倒也沒有逼問,只是平靜說:“好了,今天我們就先聊到這裡,你們外面的生意還挺忙的,我就不打擾你們,我下週還會在滬海,應該會待到週末才會走,所以你們還有時間考慮。”

言罷,馮一帆也沒有拖沓,轉身便離開了工作間。

等到人都已經走了,陳煦和羅瑜才慢慢回過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