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國內大多數的地方,做菜都會重油重鹽重辣,這種非常重口味的刺激味道,掩蓋了廚師在烹飪能力上的不足。

同時也導致了,國內很多的廚師,水平變得越來越低。

連傳統的菜都已經無法做好,還談什麼創新呢?

石家慧以前也曾經有過一些想法,只是因為一直都在國內,沒有很直觀去接觸到一些國外真正頂級餐廳,那些頂尖大廚的手藝。所以她的感受並不算很直觀。

畢竟國內大多數的星級餐廳,本身所烹飪的菜品,多數也都是別人定製好的選單。

並不存在太多的創新,更加不要說能夠把本土的一些食材利用上。

今天則不同,石家慧見識到了,一位頂尖的三星餐廳主廚,很好利用了國內的食材,創新出了一整套的菜品,真是讓石家慧大開眼界。

或許其中有很多不足,像是馮一帆所點出來的很多地方。

但別人這樣大膽的一種嘗試,本身也是一種勇氣,以及對自己手藝的足夠自信。

看到石家慧眉頭越鎖越緊,馮一帆終於開口說:“大師姐不用緊張,我們蘇記暫時也不會來滬海,所以我們暫時不用面臨來自佩羅旺斯那一類頂尖餐廳衝擊,當然我們也還是有我們的優勢。”

石家慧看向馮一帆,目光明顯像是在說“優勢在哪”?

馮一帆微笑說:“比如我們更懂得國內人的口味,還有我們的菜烹飪上,更符合國內大眾的口味,再比如,我們可以擺國內大家熟悉的宴席,可是佩羅旺斯那樣的餐廳,是不能如我們一樣擺席的。”

聽這麼一番話,石家慧想一想,好像確實是這樣。

馮一帆又說:“我們不用去模仿別人,我們只需要堅持我們自己的特色就好。”

石家慧想了想問:“所以你中午會繼續賣各種澆頭面?”

馮一帆點頭。

石家慧又問:“還有你也會承接一些宴席?”

馮一帆又再次點頭。

石家慧再問:“那麼蘇造宴,你會用最傳統的做法?”

馮一帆這次沒有點頭:“蘇造宴,我會進行一些改良,倒不是說要用西式做法,而是進行一些借鑑,以更好的突出蘇造宴的特點,讓蘇造湯的濃郁味道,被更好的利用起來。”

這次輪到石家慧點頭,她倒是很贊同馮一帆的做法。

完全西式自然是不可取。

但一些西餐的烹飪手法,還是可以進行借鑑。

石家慧認真說:“那麼我也要努力去提升自己,好讓自己能夠更好的適應接下來蘇記的需要,我們要把蘇記打造成等同三星的級別。”

馮一帆卻搖頭說:“不,我們要讓蘇記超越三星。”

石家慧頓時一愣,她心裡是“不可能吧?”這樣一個疑問句,只是她沒有說出口。

馮一帆似乎猜到,微笑說:“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三星也不過是國外比較知名機構的評級罷了,國外類似的評級很多,我們不必去等同他們,我們要做出屬於我們自己的頂尖烹飪。”

這番話,還真是讓石家慧也聽得有那麼一點熱血沸騰。

能夠創立屬於自己的一套評級,獨立在國外那些美食評級之外,這確實是一份對國內任何一個廚師而言,都有著莫大吸引力的前景。

或許其他人說出這個話,石家慧是完全不可能相信的。

但是面對馮一帆,石家慧卻有一些相信這一點他可以辦到。

馮一帆又跟大師姐聊了一陣,後面就是在說,關於之後蘇記餐館的一些方向,還有關於一些國外餐廳可以借鑑的東西。

石家慧在和馮一帆聊天中,也是進一步增長了一些見識。

她發現,以前是自己的眼界有些侷限了。

經過了和馮一帆的聊天,可以說眼界一下子開啟許多。

很多東西不再侷限於那麼一點,而是會擴寬自己的眼界,放開自己的一些思路,向著更為高遠的方向去努力。

跟大師姐暢談了挺久,大概確定了之後蘇記的一些方向,馮一帆起身告辭離開。

走出大師姐房間後,馮一帆又回到了自己的房間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