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一些比較常見的滷湯配比,翁婿倆也是進行了一番商議。

“爸,我覺得可以先用我們平時用的滷湯配比試試,雖然可能家庭滷湯沒有這麼多料,但我們可以每樣稍微調整一下,然後嘗一嘗味道,如果合適的話,我們就用一下。”

蘇錦榮搖頭說:“不,現在的關鍵在於,這蘇造湯四季會有不同,這個具體配比量有些難以把握,而且你不要忘記,平常所用滷湯配比,基本上都是冬日通用,而現在是夏季。”

岳父的話確實提醒了馮一帆,因為大多數家庭版滷湯確實以冬季居多。

畢竟家庭滷菜的話,通常都會放在冬季,滷製出來可能是過年吃。

雖說很多餐館和街頭滷菜夏季也會有,但滷湯配比也不可能會有多大變化。

蘇錦榮的意思很明顯,冬季配比是比較常見通用,但蘇造湯中春、夏、秋,這三季不同配比才是關鍵。

馮一帆思考了一陣,走過去把事先準備的各種配料拿出來。

把八種配料放在案板上,馮一帆一臉認真說:“爸,既然是這樣,那我們就一遍遍嘗試,總會研究出合適的配比。”

蘇錦榮想了想問:“那你怎麼確定要如何進行配比呢?”

馮一帆想了想說:“可以根據這些料本身的一些藥性,比如甘草,屬於‘補脾益氣,清熱解毒’調和的,對應在夏季的話,那便可以稍微多放一些。

而草果主要‘燥溼除寒’那麼夏季就要少放一些。”

馮一帆是一邊用手機對這些調料的藥理進行查詢,一邊給岳父分析哪一樣可以多放,哪一樣可能夏季要控制量。

經過了一番分析,倒也是大致推演出一個似乎比較合理配比。

蘇錦榮看著女婿給出的一個配比,想了想說:“嗯,這個倒是可以嘗試一下,你可以先煮一鍋湯出來試試。”

馮一帆點頭說:“好的爸,我先試試看。”

滷湯的味道,當然是不光要靠這些調料,還需要搭配上一些味道才行。

這個調味的過程,在沒有確定配比的情況下,是個非常繁瑣過程。

需要馮一帆進行一遍一遍的嘗試,一次次確定味道是否真的合適,當然還有一點在於,因為沒有下東西進行滷製,所以可能最終出來的味道也會有偏差。創造一道菜的過程,通常便是一遍遍試錯過程。

馮一帆和岳父一起進行了好幾次的嘗試,也是嚐了很多次不同配比出來滷湯味道。

在經過了好幾遍的嘗試,最終確定了下來了一個配比大致應該可行。

確定了這一鍋的滷湯後,馮一帆把準備好的前肘拿出來。

前肘放在案板上,他看向岳父問:“爸,現在開始了?”

蘇錦榮點點頭:“嗯,開始吧。”

馮一帆首先是把前肘放在灶火上燒烤,將表皮上的絨毛給燒掉,同時也是燒烤掉豬肘上的一些腥臊味。

燒烤完畢後,放在清水中進行清洗,這個過場將燒烤的焦糊都給清洗掉。

洗乾淨,並且將水給擦乾淨之後。

馮一帆燒一鍋熱油,把豬肘放在油鍋裡,慢慢用不斷潑油的辦法,將豬肘表皮炸得金黃。

炸豬肘的時候,香味很自然從廚房裡飄出去了。

正在外面玩的嶽齊昊嗅到香味,頓時忍不住驚呼:“哇,好香啊。”

馮若若也嗅到了香味,然後說:“呀,是爸爸在做菜啦,我們快點去,看看爸爸做菜呢,爸爸肯定在做好吃的。”

影片那邊的楊小溪,聽到馮若若的話,也是非常期待嚷嚷:“要看馮爸爸做菜,若若你快點帶我去看看。”

馮若若站起身捧著手機說:“好呀好呀,我們一起去看。”

在馮若若帶領下,嶽齊昊也跟著一起再次進入廚房。

廚房裡溫度很高,畢竟土灶已經點燃了,而且還有熱油在鍋裡燒著。

不過即便是熱浪滾滾,但是熱浪中依舊是透著誘人香味。

嶽齊昊忍不住嚥了幾下口水說:“真的好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