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學者也表示,要去嘗一嘗馮一帆做的茄鯗。

馮一帆自然是欣然答應:“好的,等我們回來之後,蘇記完成了裝修,我會邀請大家過來,作為蘇記第一批客人,到時候一定會讓大家品嚐到,這段日子我和我爸獨創的一些菜品。”

聽到這番話,莊道忠等人自然是期待不已。

“好啊,那我們可是很期待啊。”

“對對,能夠品嚐到蘇記兩代掌勺人共同獨創菜品,真的是榮幸。”

“是,很期待一帆能夠再創當年蘇記的輝煌。”

“嗯,我也很期待馮大廚獨創的茄鯗。”

“期待馮大廚的紅樓菜。”

馮一帆將女兒放下來,讓女兒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剛好此時富景樓這邊也開始上菜了。

在第一輪的冷盤上來後,馮一帆也是起身給大家斟酒,然後招呼大家舉杯。

“今天略備薄酒,幾位能來是我們全家的榮幸,這裡馮一帆敬各位。”

莊道忠等人自然也都是舉杯,然後大家一起喝了這第一杯。

喝下了第一杯後,馮一帆指著桌上的冷盤說:“來吧,大家吃菜,嚐嚐富景樓如今的菜品,看看是不是能符合各位美食家的喜好。”

同時馮一帆又扭頭對蘇若曦說:“老婆你帶孩子們也吃吧。”

莊道忠聽到說:“對對,若曦啊,你和孩子們也一起吃,不用客氣,不要因為我們在這就拘謹嘛。”

蘇若曦微笑點頭:“好的師叔公。”

接下來,大家自然是一起吃起來。

首先有些激動的是兩位紅樓研究學者,因為他們看到了《糟鴨信》。

“喔,這道糟鴨信做的真好啊。”

“地道,而且是專門把外面骨架剔除,只留下了最為嫩的部分,這可是很多糟鴨信不曾做到啊,紅樓夢裡那是什麼樣的家庭,怎麼可能留下那些支稜的旁支呢?”

莊道忠則笑著說:“哈哈哈,這道菜可是一帆改良的,並且傳授給富景樓後廚的。”

兩位會長和兩位學者都有些驚訝。

“原來是馮大廚的手筆?難怪了。”

“果然,難怪莊老一直對你讚口不絕。”

“佩服,馮大廚看來對我們的文化有著很深的研究啊。”

“是的,這要是能夠懂得古代一些大家族的用度習慣,才能夠想到這樣去做這麼一道看似簡單的糟鴨信啊。”

馮一帆接連受到誇獎,依舊還是寵辱不驚的回應:“幾位過譽了,我只是覺得,既然是要復刻菜品,那麼自然是要尊重背後的文化背景,而且富景樓作為淮城餐飲行業龍頭,還是要有足夠的精緻。”

聽到這話,莊道忠等人都非常認同。

蔡會長說:“所謂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這次我們和莊老利用遴選中華菜的機會,也是去了全國各地不少的餐館,去了一些所謂地方代表的酒樓,但是說實話,我們是有一些失望的。”

卓會長繼續說:“對,很失望,因為太多酒樓不注重這‘精緻’二字。”

莊道忠說:“這其實和如今廚師本身素質參差不齊有關,那些原本是應該做到的東西,現在可能已經被很多人忽略。”

蔡會長哀嘆道:“就是不精,學得不精,做得也就不精啊。”

聽幾位的話,馮一帆和岳父相視一眼,翁婿倆算是已經聽出一些端倪。似乎隱約能夠猜測到,今天莊道忠帶著這幾位專程過來的目的。

應該是打算要讓馮一帆出面,進行一系列標準化的推廣,讓更多人瞭解中華美食真正的精髓,尤其是精緻的中華菜該是一個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