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館裡有人驚呼一聲,自然是立刻引起了其他食客矚目,一些沒有拿手機出來看影片的食客立刻伸頭張望。

“哪呢?哪呢?是什麼電視節目啊?老闆又錄製的新影片嗎?”

“是不是網上的做菜影片啊?我之前可是跟馮大廚學了好幾道菜的,現在天天守著就盼望著馮大廚出新影片。”

孟詩彤他們小團隊釋出的影片,還真的是在網上獲得越來越高的反響。

尤其是馮一帆連續幾期的烹飪影片,更是成為了不少人爭相模仿的典範。

如今有不少淮城本地粉絲,每天除了來蘇記吃飯,也會期盼著可以在網上看到馮一帆做菜的新影片,想要偷學幾手做給家裡人吃。

所以聽到了有人對著手機上喊道“是馮大廚”,很自然就會想到是不是馮大廚又出新的烹飪教學影片了?

驚呼的食客很快說:“不是馮大廚做菜影片,是電視臺的《菲常見證》節目。”

這麼一說,更加讓餐館裡其他食客充滿了好奇。

“馮大廚又上電視了?”

“老闆又上菲常見證了嗎?”

“菲常見證最近不是都在做富景樓比賽專題嗎?老闆也沒有參加比賽啊?”

……

食客們此時甚至覺得面前的麵條都已經不香了,一些人趕緊掏出手機來,從網上找到電視臺的網路同步直播。

一看之下,食客們又是驚訝不已。

“還真是老闆啊?”

“馮大廚這是要幹什麼?”

“好像是要給富景樓那邊廚藝比賽確定的菜餚,做一個規範烹飪標準吧?”

“這麼厲害的嗎?”

“哈哈哈,果然不愧是蘇記的老闆,原來不參加比賽,是因為水平太高了,要作為比賽評判標準的啊。”

“牛啊,這才是馮大廚該有的位置嘛。”

“就是就是,馮大廚的水平,當評委都沒問題。”

“別說了,趕緊看,開始做了。”

餐館裡很快安靜下來,所有人都聚精會神,或是三五成群,或是獨自一個人,盯著一個個大大小小手機螢幕,看著《菲常見證》節目上,馮一帆的烹飪過程。

影片裡,李菲兒微笑問馮一帆:“馮大廚,這次富景樓舉辦的廚藝比賽,規定的菜餚有兩道,一道是炒軟兜,一道是大燒馬鞍橋,您可以給我們先介紹一下,為什麼要用這兩道菜嗎?”

馮一帆面對鏡頭,也是不卑不亢地進行解釋:“因為淮城本地特色,便是在於這鱔魚的烹調上,而在鱔魚烹飪中,炒軟兜和大燒馬鞍橋,又算是兩道極具代表的菜餚,並且是兩種風格不同的菜。”

李菲兒繼續問:“哦?風格不同嗎?馮大廚您能詳細說一說嗎?”

馮一帆點頭繼續說:“炒軟兜,是非常講究精細的菜餚,大燒馬鞍橋,從字面這個‘大燒’上,已經不難看出,這道菜相對要粗獷些。”

李菲兒笑著說:“原來是這樣,那馮大廚是不是要給我們演示一下這兩道菜?”

馮一帆應下:“好的,不過在做這兩道菜之前,我們先要說一下關於鱔魚宰殺的兩種方法。”

接下來的影片裡,馮一帆也是講解了兩種鱔魚宰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