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食客們又聊了幾句,馮一帆才轉身回到了後廚裡去。

現在蘇記的後廚,馮一帆已經把不少活交給徒弟林瑞峰去做,所以他倒是變得有些悠閒。

進到後廚裡,林瑞峰正在如火如荼的忙碌著。

在大鍋裡煮麵,把各種澆頭配料食材準備好,同時還要把碗盤也都給擺放好,方便將煮好麵條盛出,也方便師父烹飪好澆頭淋上。

過程看起來並不複雜,但真的做起來,實際上還是很考驗耐心,也非常辛苦。

馮一帆對徒弟的表現很滿意,但是他沒有去誇獎,因為沒時間去誇獎。

前邊餐館裡還有食客在等著,他快步走到灶臺前,伸手便握住鍋和鐵勺,將徒弟備好的各種料倒入鍋中,迅速開始翻炒,注水進行燉煮。

手腳麻利的馮一帆,總能在徒弟將麵條煮好盛入碗裡不久,便把澆頭做好堆上。

這樣可以保證澆頭足夠新鮮,同樣也可以保證碗裡面條不會涼掉。

一碗麵好了之後,林瑞峰馬上端起麵條送去前邊餐館裡。

等林瑞峰送完回來繼續煮麵時,馮一帆又去將下一碗送出去。

師徒倆如此交替,像是兩臺全力運轉的機器,保證蘇記中午的每一位客人,都能夠及時吃到熱氣騰騰的一碗麵或是一盤炒飯。

解決了姑姑的事情後,蘇記便進入了這種平平淡淡的小日子狀態。

這樣的狀態無論對蘇記的一家人,還是對林瑞峰和趙大霞這兩位蘇記如今唯二員工,都是一種很愜意的狀態,大家都過得很安逸。

當然在這樣狀態下,最開心的自然是馮若若小朋友。

每天都能吃到爸爸做的好吃點心,還有爸爸給自己做的那麼多好吃的,小姑娘覺得這是她最開心的。

不過,這樣開心安逸的日子,可能很快也會暫時的失去。

因為老街改建方案已經確定,並且上報相關部門進行了論證和審批。

最終也確定了,從6月20號開始,要對老街全路段進行封閉改建,整體改建的時間為2個月。

整體的改建方案和時間,淮城的政府也是進行了相關公示。

從公示來看,最終確定的改建方案,可以說是利於老街古蹟的保留,以及之後對整個老街和周邊旅遊開發的。

尤其是方案裡,對古街原有建築的完整保留,真是一個獲得各方讚許的規劃。

所以公示出來之後,算是獲得了一致的好評。

而且很多淮城本地人都表示,非常期待改建後的古街,迫不及待想要走在改建後古街上,感受那份古色古香。

當然,在公示中,政府也對老街上的商戶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補貼。

比如一些要喬遷商戶,會安排有專門規劃區域喬遷新址。

對像是蘇記這樣願意留在老街的老字號,政府更是給予一定的補償,算作蘇記改建兩個月裡成本費用的補貼。

可以說,這個補貼的政策,實際上明眼人都看得出,是專門推出給蘇記。

目的是為了讓蘇記能夠留在古街上,成為古街將來改建後,一個招攬遊客的門面。

為此,相關部門也是專門請蘇錦榮和馮一帆這對翁婿去商量了一下。

馮一帆也沒有想過要佔便宜,便如實說出了蘇記的規劃,告訴了相關部門的人,蘇記是不會搬離古街。

得知蘇記不會搬離,相關部門那自然是非常高興,也保證會在之後給蘇記加大宣傳力度。

在馮一帆的心中,他其實也很期待老街改建後的樣子。

因為在他記憶中,另一世裡,老街並不是如今的改建方案,而是被蘇瀾馨的公司建成了一條現代化的美食街。

在改建完成後,曾經一度非常的繁華,但卻並未真正維持多久的熱鬧。

隨著城市的發展進度加快,越來越多類似的美食街層出不窮。

改建後,喪失了原本特色的老街,因為地處老城區而逐漸被人們所遺忘,最終美食街也只能是落寞收場。

如今,很多事情都發生了變化。

蘇瀾馨選擇留在小鎮的學校裡,和曾經要好的閨蜜一起帶鎮上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