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那種把以前的瓦房全部重新建,而是保留原本村子裡那些老房子的特色,進行了一些必要的維修。

如今開車行駛在貫穿整個村子的泊油路,看著兩邊錯落有致的黑瓦白牆的房子,真的是讓馮一帆感到一陣驚喜。

“爸,這兩年村子裡變化這麼大嗎?這些房子都是重建的嗎?”

馮建東笑了笑說:“沒有重建,只有一部分是在太久的老房子被重建了,其他的都是進行了統一修繕,牆倒是全部都是新圖的,還有房上的瓦片,也都是全部翻新的,算是這幾年村子裡最大變化吧。”

蘇錦榮聽著親家公說,看著外面錯落有致,並且非常乾淨整潔的村莊,也是不禁感嘆一番。

“想不到,現在連鄉村都已經建設的這麼好了。”

馮建東說:“是啊,這些年鄉村建設獲得了不少支援的,原來我和若若奶奶一起種菜的時候,路還不像是現在這麼好走的,後來鄉里鎮上的領導一起去區裡反應,區裡又上報到市裡。

市裡還是很重視的,很快就聯絡了人,安排下來進行路面的搶修。

再後來我們村子裡大家集資,一起把村子通往外面的路全部修了一遍,才有瞭如今我們的蔬菜能遠銷全國各地。”

蘇錦榮聽了說:“你和若若奶奶還真是很辛苦,能帶著村裡人一起致富,真不容易。”

馮建東笑著回應:“也沒什麼,這裡畢竟是我們的家鄉嘛,所以有能力的話,是想要給家鄉做點事,一帆知道的,以前我們村子確實不太行,好多年輕人都跑去外面打工,現在搞成了蔬菜基地,年輕人陸續都回來了。”

說到這裡,剛好外面嶽青松開車過去,按了一下喇叭,還伸頭出來打了聲招呼。

馮建東揮揮手,讓嶽青松先開車過去。

等嶽青松開車過去,馮建東說:“像是青松,之前也是在外地打工,一年到頭不在家,而且外面也很辛苦,關鍵要說賺很多錢也不至於,後來這就回來了,能在家裡照顧父母,每年賺的錢也不少。”

馮一帆笑著說:“青松倒是很適合送貨,他那人沒太多話,幹事牢靠。”

馮建東接著兒子的話說:“那是比你要牢靠,你和青松就是兩個極端,你整天跳脫的不行,總有一些稀奇古怪想法,一點也不踏實。”

蘇錦榮坐在後排打了個圓場:“一帆能有如今成就,倒也是他這份不踏實帶來,賦予了他一些創造力。”

如果是盧翠玲聽到這樣話,一定會數落自己兒子一通的。

但馮建東作為父親,心裡還是為兒子的一些成績驕傲。

“他能有如今的這點成就,還是多虧了親家公你的教導,還有若曦幫他把家裡照顧的好,不然他哪裡能不顧一切去追求自己的東西。”

馮一帆立刻說:“嗯,所以要謝謝爸,謝謝若曦,我以後一定會照顧好家裡。”

馮建東點頭說:“這才對,現在也是你回報家裡的時候了。”

車子駛入村子裡,在馮建東指引下,又是拐入了另外一條路,行駛到路的盡頭,便是馮一帆父母家的院落了。

這裡也是馮一帆爺爺留下的房產,曾經馮一帆小的時候,一度在這裡跟奶奶住了很多年。

如今房子也是進行了翻修,不同的是院落還是曾經那個並不算大的小院。

很明顯,在村子裡大家都向周圍稍稍擴建情況下,馮一帆父母依舊沒有向周圍擴建。

雖然房子也是重新修繕,但房子的主體還是當初的樣貌。

車子停在了小院落前,馮一帆望著眼前的院落,恍惚間彷彿看到奶奶的身影,矗立在小院落的門前,迎接著孫子回來。

父親的話把他思緒拉回:“把車就停在這邊吧。”

馮一帆頓時回過神來,應了一聲便慢慢把車子往院門的一邊靠了靠。

停好了車子,馮一帆先是下車去,把岳父的輪椅拿下車,並且把輪椅給展開來,再把岳父後排的車門拉開。

蘇錦榮依舊是固執,自己努力從車上慢慢下去,還自己向小院落門前走了幾步。

馮建東見狀有些驚訝:“親家公,你這身體恢復的這不錯。”

蘇錦榮扭頭笑著回應:“是,多虧了一帆,還有若曦和若若,陪著我每天鍛鍊,才能恢復的這麼快。”

接著馮建東從兒子手上接過輪椅說:“你先把東西搬進去吧,我和你岳父在門口等一等你媽、若曦和若若她們。”

馮一帆答應著,將輪椅交給父親後,趕緊把車上東西整理一下,一樣一樣給搬進了小院落,搬進院落中正中的那間屋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