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菲兒搖頭說:“光是莊老肯定不行,我覺得還是你們兩個搭配起來,會更讓大家喜歡的。”

陳壽林接過話說:“那是一定啊,大家肯定更期待一帆和莊老爺子的組合,那樣的組合才更加符合大家心中期待。”

接著大家都點頭,覺得確實那樣的組合會更加有期待感。

馮一帆無奈苦笑說:“可是,這幾天肯定不行,要不給我一週時間吧,我先帶瑞峰熟悉一下生意,等生意穩定了,可以給你們錄節目。”

李菲兒想了想說:“嗯,也可以,剛好一週之後,可能會是富景樓那邊比廚半決賽了。”

馮一帆聽了好奇問:“對了,你不說我都快忘了富景樓比廚,那邊廚藝比賽怎麼樣了?我師兄張峰林順利晉級了嗎?”

李菲兒笑著說:“馮大廚可真是忙啊,連看電視的時間都沒有嗎?”

聽到這話,馮一帆也笑著回應:“確實沒時間,這幾天都比較忙嘛。”

蘇若曦在旁邊對丈夫說:“你真是一點都不關心張大哥,比賽都進行了兩天,還沒有輪到張大哥。”

馮一帆點點頭說:“哦哦,這樣啊,我覺得師兄他肯定沒問題。”

李菲兒因為今天去現場看了一下比賽,也是點頭說:“確實沒問題,今天的比賽中,兩個參賽的人廚藝上應該不如張峰林大哥。”

馮一帆接著又問:“對了,還有那個齊德強呢?”

李菲兒想了想說:“他也算是有力競爭者了,算是十六強裡比較強的。”

透過李菲兒敘述,馮一帆才算是對比賽流程有一些瞭解。

十六強是抽籤分組進行兩兩捉對PK的。

比賽每天是兩組進行比拼,比拼的有刀工、火工、擺盤,和最後菜品的味型。

十六強的比試,是沒有指定菜品的,每一位參賽者可以自行選擇菜品。

但每天評委還是會給出主題,需要參賽者根據主題去烹飪。

而菜品複雜程度,也會在刀工、火工和擺盤三項計分中體現出來,當然最重要的一個硬性指標還是最後的味道比試。

如果做了一道非常複雜的菜品,結果味道上卻不行的話,依舊可能會失敗。

馮一帆聽完李菲兒的介紹,點了點頭說:“還真是挺複雜嘛?那這兩天比賽的主題都是什麼?”

李菲兒回答:“第一天主題是河鮮,第二天主題是素。”

馮一帆有些驚訝:“這兩個主題還真是難度不小啊,河鮮可選擇很多,但想要把河鮮做好可是不容易的。

至於‘素’,這個主題更抽象了,素菜烹飪也是難度更高。”

蘇錦榮此時也開口說:“河鮮,講究鮮;素,講究味。”

馮一帆幫岳父給大家解釋:“河鮮顧名思義,肯定重點在這個鮮上,要突出鮮味可是不容易,烹調過程中不能搶味的。

至於素菜,更加要講究味道了,要想素菜做得好吃,味道上的功夫可不簡單。”

聽著馮一帆細緻的一番講解,李菲兒笑著說:“所以啊,我們的節目,還是需要馮大廚,馮大廚出面講解,同時還要給大家做兩道菜,才能讓大家更加直觀體會到各種菜的特色嘛。”

馮一帆笑了笑指著桌上菜:“其實今天我這一桌菜,也是河鮮和素菜都齊全的。”

李菲兒立刻說:“所以,今天我應該叫孟詩彤他們過來,拍下馮大廚今天這桌菜,作為明天《菲常見證》的節目嘛。”

馮一帆聽到這話頓時一愣,接著趕緊擺擺手:“別別,上次那兩道菜,已經讓蘇記門檻快被人踏破,這次再來的話,恐怕明天我們那小攤子,可能會被那些人給擠得水洩不通啊。”

說到這,馮一帆哀求道:“我們小本經營,求放過啊。”

在場眾人見到這一幕先是一愣,緊接著大家全都笑起來。

人家攤販和餐館擔心沒生意,馮一帆這裡是擔心生意太好,恐怕讓其他老闆知道,會恨不得晚上背後給他來個悶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