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馮若若不想回答,楊小溪和陳瑤霏也都不說話,跟著馮若若不理劉子豪。

但是三個小女孩不說話,卻被柳妍又給回答了。

“我媽媽說,馮若若他們家,要去我們幼兒園對面的市場擺攤的,然後可以繼續在那邊做生意,我媽媽還說,明天要和爸爸帶我去吃的。”

被柳妍給說了出來,馮若若也是撅著小嘴不開心,覺得柳妍說了不該說的事情。

而劉子豪得知這樣訊息,想了想有些驚奇看向馮若若問:“馮若若,你們家要去幼兒園對面做生意嘛?可是幼兒園對面沒有餐館呀?”

幼兒園裡又有小孩子說:“不是開餐館的,我姥姥說,是在幼兒園馬路對面那裡擺攤做生意的,就像是街上小吃攤一樣。”

頓時班上小朋友都非常驚奇,一個個七嘴八舌議論起來。

有些小朋友對擺攤沒有什麼特別的印象,覺得似乎擺攤還挺有意思的。

但是有些小孩子受到家長影響,會覺得街邊小吃攤都是很不衛生。

“街邊的小吃攤,我媽媽說都好髒的。”

“對啊,我爸爸也說過呢。”

“我爺爺奶奶也不然我吃街邊小吃攤的東西。”

“那,馮若若爸爸也要在街邊擺攤,是不是以後也不能吃馮若若爸爸送來的點心啦?”

小孩子其實話語裡並沒有惡意,只是把他們從大人那裡學來的話說出來。

但是這樣他們或許本身沒有惡意的話,卻往往會非常傷害別人。

馮若若聽到小朋友說,街頭擺攤很髒、不乾淨、不能吃之類的話。又聽到有小朋友直接問,是不是以後不能她爸爸送來點心,讓馮若若覺得非常不開心,心裡也是感到非常委屈。

終於,在小朋友七嘴八舌議論越來越厲害,馮若若就忍不住大喊起來。

“我爸爸才不髒呢,我爸爸廚房都是很乾淨的,而且我爸爸去擺攤也會很乾淨的,你們這樣說我爸爸,以後就不讓爸爸送點心給你們吃了。”

本來是讓孩子們自由活動,方老師突然聽到孩子們在班級裡吵吵。

接著方老師聽到了,馮若若大喊出這麼一段話。

前邊的一些話,方老師都是聽得沒頭沒腦,但是最後這句“以後不讓爸爸送點心給你們吃”,她還是聽得非常真切。聽到了這麼一句,也讓方老師意識到,馮若若應該和小朋友吵架了。

隨後方老師就進入班上,想要看看小孩子們為什麼吵架。

看到方老師進來,小孩子們也都不敢繼續吵吵。

老師走到馮若若面前問:“馮若若怎麼啦?和小朋友吵架了嗎?為什麼不讓你爸爸送點心來給小朋友吃了呢?”

不等馮若若去說,劉子豪搶著說:“方老師,馮若若家要去我們幼兒園對面擺攤,然後好多小朋友都說,街上擺攤吃的東西,不乾淨,不能吃的,所以馮若若她不高興了,就不給我們帶點心吃啦。”

聽完劉子豪的話,方老師也是不禁覺得有些無奈。

再看看馮若若委屈的樣子,方老師心裡也是有那麼一些心疼。

方老師還是很清楚,馮若若爸爸肯定不會不衛生,即便是去擺攤,馮若若爸爸也一定會做的很認真,並且一定會保證各種食材都新鮮,做出來的餐食也都一定會優先保證衛生。

可是這一點小孩子們並不知道,而幼兒園的小孩子們也不懂得去分辨。

他們甚至都未必真的清楚不衛生是什麼?

小朋友之所以會這樣說,肯定是平時家裡人跟他們說。

家裡人這麼說,往往也是為了不給孩子在街頭買小吃去吃。

所以歸根到底,小朋友們會這樣說,根源也還是在這些小孩子家長身上,可以說算是家長教他們的。

方老師想了想便開口說:“馮若若的爸爸,是一個很厲害的廚子,大家肯定都吃過馮若若爸爸做的點心吧?”

小朋友們也是齊聲回應:“對,吃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