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一帆伸手攬住妻子,一邊走一邊自信說:“放心,烤爐的東西,只需要掌握好時間就行,也不用盯著,材料可以午餐和晚餐間隙準備好的,鐵板炒飯和麵條和我們在蘇記時候其實一樣,只是所用廚具不同。”

見丈夫胸有成竹的樣子,蘇若曦還是比較信任丈夫。

“那好吧,你一定不要太辛苦。”

馮一帆答應妻子:“好,一定不會很辛苦。”

看到爸爸媽媽在街上摟在一起走,馮若若湊到爸爸媽媽身邊說:“爸爸媽媽,你們兩個走路的時候不要抱抱呀,這樣走路會不好的,你們要好好走路,要抱抱回家再抱抱嘛。”

聽到女兒的話,馮一帆和蘇若曦都是笑了起來。

盧翠玲聽了也幫著說:“就是就是,你們兩個注意點影響,在大街上呢,你們就這麼摟摟抱抱。”

馮一帆扭頭對母親說:“媽,這有什麼啊?我們是合法夫妻,孩子都這麼大了,而且今天古街上也沒有什麼人的。”

盧翠玲有一點沒眼看:“你也知道孩子都那麼大了,街上沒有別人,還有孩子呢?若若還在?”

聽到奶奶的話,馮若若跑到奶奶身邊說:“奶奶,爸爸媽媽可以抱抱親親的。”

小孫女還給兒子和兒媳說話,盧翠玲也是無奈笑了笑。

伸手捏捏小孫女的小臉,盧翠玲說:“好好,聽若若的,爸爸媽媽可以抱抱親親,但是不應該在大街上啊,對不對?”

奶奶這麼說,倒是說服了小女孩,馮若若扭頭對爸爸媽媽說:“嗯,奶奶說的對,爸爸媽媽你們不要在街上呀,要回家之後再抱抱親親的。”

蘇若曦被婆婆和女兒這麼來來回回一說,頓時就不好意思了,推開了摟住她的丈夫,過去把女兒給拉上說:“好,我們聽若若的,媽媽不和爸爸走一起,省得爸爸想要摟著媽媽,媽媽和我們若若走一起。”

馮若若頓時很開心:“好呢,我和媽媽走一起,手拉手,還要拉著奶奶。”

隨後,馮若若拉著媽媽和奶奶快速向前跑,讓爸爸在後面慢慢推著姥爺。

等外孫女拉著女兒和親家母遠去了,蘇錦榮才開口說:“一帆,你擺攤,要做些,什麼?”

馮一帆對岳父沒有隱瞞,把自己擺攤的想法告訴了岳父。

“爸,其實也沒有什麼特別的,也就是我們蘇記炒飯和麵條改良版,我打算弄一個烤爐放在那邊,到時候可以烤制一些東西,搭配在炒飯和麵條上,增加一些特色,也更加具有街頭的煙火氣。”

蘇錦榮慢慢盤算著:“烤鴨,烤鵝,烤肉?”

馮一帆應聲回答:“對,烤鴨、烤鵝、烤肉,這些也都是我們蘇記以前有的特色,我們也都給用上,擺攤咱們也要擺出特色嘛。”

蘇記這些烤制的菜餚,也是曾經蘇泉晟老爺子根據各地美食改良的。

與國內所知名的一些烤鴨、烤鵝、烤肉都有不同之處。

尤其是蘇泉晟老爺子,曾經創立過在一爐當中,同時烤制幾種食材,出來之後進行二次加工搭配成菜,也算是當年蘇記的特色。

當然,馮一帆不可能完全去恢復,他之所以弄個烤爐,只是要增加點花頭。

不然單純在街頭上,炒飯和做麵條,街上實在是太常見,不足以體現出蘇記的獨樹一幟特點來。

這也算是逐步恢復蘇記特色的一步。

畢竟當年的蘇記,可不單純是本地菜,蘇泉晟老爺子可是囊括天南海北,各個菜系特點,開創出蘇記獨樹一幟的特色菜品。

只是經歷了女兒分家的事情,老爺子心氣大不如前,對廚藝熱情也逐漸退去。

傳到蘇錦榮手上,馮一帆這位岳父本就心氣不高,屬於那種甘於安逸的人,自然也摒棄了不少當初的東西,只保留下了淮揚菜系這部分。

馮一帆不想讓蘇記在人們眼中,只是一家淮揚菜館,而是希望蘇記菜可以揚名。

而且他心裡明白,這也是岳父心中所想,只是岳父無力去做到。

岳父早已把期望放在馮一帆身上,否則當初不會對他那樣嚴苛磨鍊,並且讓他早早便參加國內各類廚藝考核,更不會讓他出國去。

這一些的安排,是蘇錦榮心底希望,馮一帆繼承蘇記同時,又能夠博覽眾家之長,進一步改良和發揚蘇記。

瞭解岳父的心思,馮一帆當然要一步步努力去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