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身為丈夫的擔當(第一更)(第2/3頁)
章節報錯
然後便是冷水下鍋,大火第一次煮開了之後,要非常認真打去浮沫。
將浮沫給打幹淨過後,再加入蔥姜料酒以及八角香葉桂皮等調料,依舊是大火煮開了之後,再把雞架給放進去一起熬煮。
接下來是長時間的熬煮,至少都是要在兩個小時以上。
馮一帆通常會熬煮整個早上,一直到接近中午營業時間,才會進行後續處理。
而熬煮好的湯還屬於毛湯,後續還需要經過掃湯,把湯中的雜質給清理掉,最後剩下的才是蘇記麵條所用的經典高湯。
看似清亮的湯,但實際上其中包含著大骨、雞架的鮮美味道。
這樣的湯,搭配上蘇記的伊府麵,以及各式各樣的澆頭,那才是蘇記面美味的真諦。
馮一帆在湯熬煮的時間裡,還需要對其他食材進行一番處理。
比如牛腩要提前煮出來,否則在中午做澆頭的時候牛腩會不爛。
還有一些蔬菜也都需要提前處理一下。
當然,最關鍵的還是蘇記麵條中的集中經典,鱔絲、黃魚等等,這些面的澆頭,也都是需要提前進行處理。
鱔魚放進網兜中,紮緊了網兜放進鍋裡直接燙殺,燙殺過程中要加入料酒蔥姜去腥氣。
燙殺好的鱔魚,馮一帆通常都是趁熱用竹籤刀進行分離。
蘇記鱔絲面之所以美味,便在於鱔魚是燙殺,充分保證了鱔魚肉質緊實。
並且,通常蘇記的鱔絲面,是隻用鱔背的部分,腹部是不會用來做鱔絲面。
這就和炒軟兜、熗虎尾一樣,只用鱔背而不用腹部。
當然,腹部也有相應的菜,比如有名的黃煨臍門。
而馮一帆也是在後廚裡,用黃煨臍門的方式,創出了一道專門以鱔魚腹部做澆頭的麵條,這些天推出去同樣是受到好評。
身為一個好的廚子,便是要在把基礎做到非常精益求精的情況下,不斷進行嘗試和創新,要給食客一種美味享受同時,還要給食客一些新鮮感。
其實馮一帆很享受這一刻,在創造一些新東西的過程不斷摸索。
最終呈現出來的東西,能夠讓食客接納,那一刻的成就感會非常暢快。
馮一帆在廚房忙碌,馮若若被媽媽和奶奶送去幼兒園,一路上小姑娘自然是小嘴不停,跟媽媽和奶奶說著。
“奶奶你知道嗎?我們幼兒園裡,誰的小紅花最多呀?”
盧翠玲想了想說:“是不是若若呀?”
“不對不對,不是若若。”
“那是不是霏霏呢?”
馮若若笑嘻嘻搖頭:“也不是霏霏,霏霏是才來幼兒園的,所以她沒有前邊的小紅花呀,其實小紅花最多的是溪溪,她的小紅花有好多呢,是我們班上所有小朋友裡小紅花最多的。”
盧翠玲有些驚訝:“原來是溪溪呀?沒想到溪溪那麼厲害的。”
馮若若點頭:“對呀,溪溪她好厲害,都是表現的很好,所以能得到好多小紅花呢。”
盧翠玲接著鼓勵小孫女:“那若若也要加油呀,我們要以溪溪為榜樣,努力追趕溪溪,爭取能夠超過溪溪的小紅花。”
馮若若笑嘻嘻點頭:“好呀,若若一定好好努力。”
在走到了幼兒園門口的時候,馮若若碰上了和爺爺奶奶一起來的陳瑤霏,在兩個小女孩手牽手準備進門的時候,聽到了楊小溪的呼喊聲。
“若若、霏霏,你們等我一下。”
楊小溪迅速一路奔跑,來到了兩個好朋友的面前,看到兩個好朋友也是讓小姑娘覺得開心不已。
“還好趕上啦,我都怕遲到被扣小紅花呢。”
馮若若看著好朋友奇怪問:“溪溪,你為什麼跑這麼快呢?你怎麼會遲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