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作為壓軸(第二更)(第2/3頁)
章節報錯
門外電視臺,從米酒鋪子離開後,來到了李建平家的醬滷鋪子。
只是剛剛靠近,濃郁醬滷的香味便吸引了同行所有人。再看看醬滷鋪子門前,實際上已經排起隊伍,很多人都在排隊等待。
李菲兒嗅著香味說:“感覺這個時候,應該是買一份醬肉,搭配上剛才那家米酒才是最棒的。”
電視臺的一行人也都是紛紛點頭,覺得這樣的搭配實在是非常好。
雖然電視臺在拍攝,但李菲兒他們也還是排隊等待了一陣。
好在門口排隊人倒也不算很多,而且醬滷店中的老闆和夥計手腳很麻利,李菲兒很快排到了門前。
李菲兒此時對著鏡頭說:“要先給大家隆重介紹一下,這家醬滷鋪子的老闆,可是我的本家哦,我們兩都姓‘李’的。”
話音剛落,鋪子裡傳來一陣爽朗笑聲:“哈哈哈,沒錯,確實是本家,自家人嘛。”
李菲兒轉身看向從裡面走出來的李建平,微笑打招呼:“李大叔好。”
李建平點頭回應:“嗯,晚上好,沒想到你們竟然這麼晚還在忙啊?”
李菲兒說:“是啊,主要是我們這次來,就是為了拍老街晚上的夜市場景,這個時間剛剛好的,李叔您這生意可真好。”
李建平微笑回答:“我這點東西主要都是打包外賣嘛,所以周邊一些人喜歡過來買,當然最近生意越來越好,還是要感謝蘇記,讓更多年輕人來老街逛夜市。”
李菲兒聽了問:“哦?李叔你覺得,老街夜市人流變多,是因為蘇記嗎?”
李建平點頭:“當然,蘇記現在可是吸引不少年輕人過來的,哪怕是不進門吃,也會門口拍照,用你們年輕人的話說,叫做‘打卡’對吧?”
李菲兒頓時明白過來,她之前在蘇記吃飯時,也見到過一些年輕人在門口拍照的景象,真的有種網紅地打卡感覺。
蘇記的生意好轉了許多,也給這條老街帶來不少的人氣。
李菲兒扭頭看了看老街夜市上熙熙攘攘人群,腦海中忍不住在想:如果蘇記晚上也賣炒飯和伊府麵,可能生意也會很好吧?
因為感覺老街這邊,特色的小吃挺多,如果蘇記晚上也賣炒飯和伊府麵,搭配上這些店鋪各種小食,那真的會讓整個老街彷彿連成一體般。
當然,這是李菲兒的想法,蘇記要如何選擇她不能替別人做決定。
何況,實際上即便蘇記依舊堅持晚上做菜,似乎與這些吃食之間也不算衝突,蘇記也沒說過不讓客人帶外菜進門。
接下來,李菲兒自然是照例,採訪了一番李建平,瞭解了一下他的這間醬滷鋪子的各種資訊。
從經營年代上來說,李建平這家醬滷鋪子雖說也在老街上多年,但實際上比範朝東和王翠鳳家米酒鋪要晚一些,可能和楊志剛家烤肉店差不多時間。
再嘗一嘗醬肉和各種滷菜,給李菲兒的感覺,味道確實不錯,但存在一點點小瑕疵:稍鹹。
李菲兒吃著覺得,如果這醬滷搭配上小酒,或者是一些主食吃,應該會更好。
這也能夠理解,周邊不少人來排隊買,帶回去當菜的原因了。確實不太適合直接單獨吃。
告別李建平醬滷鋪子,接下來又經過了幾家小吃鋪子。只不過這幾家雖然存在時間不短,但所賣的東西真是有點缺乏特色。
比如一家晚上營業包子鋪,但是沒有極具特色的三丁包,也沒有燒麥。
還有一家算是比較新的鋪子,賣得是一些京城小吃,更是門口還支起了鍋手工做糖葫蘆。
只不過光是在一邊看著,手藝就不算是很好。而且陳列的一些糕點,李菲兒忍不住會和馮一帆給女兒做的點心比較,確實不在一個層次上,差的比較多。
這些普通鋪子,李菲兒也就一帶而過,並沒有很詳細去拍攝採訪了。
在即將要進蘇記前,拍到的店鋪是緊挨著蘇記旁邊的“老楊家烤肉”。
烤肉店,那自然是李菲兒最熟悉了。關鍵老闆還是她丈夫的堂哥,讓李菲兒都有點不大想去拍攝和採訪,覺得會比較尷尬。
可是楊志剛怎麼可能會錯過堂弟媳婦的採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