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老街手藝人們(第一更)(第2/3頁)
章節報錯
採訪之下,劉婉華對著鏡頭也沒有隱瞞,她年輕的時候,就進了國營的刺繡藝術品廠。在廠子裡從學徒到後來的師傅,幹了大半輩子。
後來廠子不景氣,老太太有過一段時間失落。但她沒有放棄手藝,堅持自己鑽研了多年,最終一件繡品成功獲了獎。
獲了獎之後,老太太的繡品,一度收穫國內外不少愛好者的追捧。
老太太當初的同事,曾邀請她去滬海聯手創辦繡品工作室,但最終被她拒絕。
李菲兒對著鏡頭奇怪地問:“劉阿姨,您為什麼要拒絕去滬海呢?在滬海那種大城市裡,似乎您的這種專注手藝的匠人,會有更好的發展。”
劉婉華微笑回答:“因為阿姨年紀大了,更喜歡小城市安逸生活,還有最關鍵一點是,這裡有蘇記的菜,不怕你們會笑話阿姨,阿姨確實比較貪嘴。”
聽完老太太這樣的回答,尤其是最後那句“比較貪嘴”,當真是展現出一種可愛感,又不失一抹風韻。
在場電視臺的工作人員,一個個都忍不住露出了笑容來。
而電視臺這次同來的一些節目組負責人,又一次聽到了“蘇記”的名字,真的是有些驚訝。
因為一路走過來,幾乎是所有鋪子老闆採訪時,都會提起“蘇記”這個名字。
這難道是安排好的嗎?
再想到李菲兒也曾經在電視臺裡強烈安利過蘇記,一群人對蘇記真的是很好奇。難道這條老街上的一家小餐館,菜品真會做的那樣好?
採訪完了劉老太太的繡品鋪子,一行人便又到隔壁木雕鋪子裡進行一番採訪。
哪知道剛一進門,就聽到鋪子裡一聲很不客氣的低吼響起:“你能不能用點心?你自己看看,這麼長時間了,你到底長進在哪?”
這麼一聲斥責,真的是讓李菲兒他們有些尷尬,大家愣在門前有些進退兩難。
好在很快在隔壁聽到聲音的劉婉華趕緊就走過來,撥開人群先進鋪子。
劉婉華對木雕鋪子老闆林則康說:“老林,你幹什麼?孩子回來一次容易嗎?你就不能耐心點?這麼大年紀了,還是這種火爆脾氣。”
林則康也是收到了馮一帆給的訊息,所以今天專門把他兒子給叫了回來。
只不過,父子倆總有一些理念上碰撞。
劉婉華進門規勸一番,提醒林則康,電視臺的人還在等著。
林則康稍稍平復一下心情,把兒子叫過來,專門將兒子推薦給李菲兒。
很明顯,雖然理念上有碰撞,但父親還是希望更多去推薦兒子,能夠透過這次的電視採訪,收穫更多的機遇。
林則康的兒子明白父親的心意,面對鏡頭的時候,同樣也是非常認真積極。
李菲兒也給了機會,專門對林則康兒子“林銳”進行單獨幾句採訪,還給他幾個特寫的鏡頭。
林銳的穿著和打扮,可以說都是那種很有藝術範的感覺。他不但是留著個小辮,身上的穿著打扮也都充滿一種文藝青年的範。
採訪過程中一些說話,甚至還有一些木雕演示,都還算是非常得體。
對兒子的一些表現,林則康也很滿意,暫時放下之前父子倆理念上碰撞。
一番的採訪結束,等電視臺的人離去。林銳對父親說:“爸,採訪也結束了,那我就回去了,我那邊還有幾個活要忙。”
林則康聞言又有些不滿:“你整天都忙,也沒見你忙出些什麼名堂。”
見林則康想發火,劉婉華趕緊阻止:“好了老林,年輕人有年輕人的想法,小銳他現在不也挺好的嗎?堅守你傳的手藝,又是在給別人搞庭院設計,都沒耽誤,已經很好了。”
林則康在劉婉華勸說下,最終沒有再去訓斥兒子,只是淡然說:“行了,你去忙吧,別總是忙,不要忘了自己的終身大事,你都已經35了。”
林銳有些無奈,也沒有去回應父親的話,只是恭敬跟父親還有劉婉華告別,背上工具包便離去。
在兒子走出鋪子,林則康還是走上前幾步,站在門口目送兒子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下人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