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上了門,餐館裡只剩下蘇記一家人,和莊道忠、莊哲斌祖孫倆,還有沒回去的林瑞峰。

馮若若小朋友膩在爸爸懷裡,在小聲跟爸爸說著悄悄話,上幼兒園的時候,遇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哪個幼兒園小朋友今天有犯錯。

各種看似瑣碎的小事情,但是在馮若若的心目中,都是值得跟爸爸說的。

而爸爸也會很耐心,臉上帶著微笑聽,並且還會在需要的時候插上幾句話,或者是來一個驚歎,又或者是給女兒一個誇讚。

所以馮若若覺得,跟爸爸聊天很開心,好多東西只有爸爸會懂的。

父女倆聊著,莊道忠喝了一口水,終於還是忍不住先開口。

“一帆,必須要承認,哪怕是我那位師兄在世,對你如今的廚藝恐怕也會相當滿意,你把傳統的東西傳承的很好,但同時你又有自己獨特想法。

最關鍵的是,你的那些想法,和傳統結合了之後,竟然能夠迸發出很驚人的效果。”

莊道忠說到這停頓一下,盯著懷抱著女兒的馮一帆。

最終,莊道忠還是說:“你如今已經可以算是一位廚藝大師。”

聽到太爺爺這樣的評價,莊哲斌還是有些驚訝的,因為這可以算是極高評價了。

莊哲斌很清楚,自己太爺爺在國內廚藝界的實力和地位,絕對不是一般廚師所能夠比擬。

作為真正的國宴大師,以及國家承認的特級廚師,同時更是特技廚師培訓、考核專家。

能夠獲得莊道忠的認可,那表明廚藝已經達到了一定境界。

莊哲斌很清楚,在自己的家裡,獲得太爺爺承認的至今也只有自己的爺爺和三爺爺,包括作為長門嫡孫,自己的父親都沒有獲得承認。

相較於莊哲斌的驚訝,馮一帆的表現非常雲淡風輕,甚至還沒有岳父蘇錦榮激動。

馮一帆抬起頭,認真想莊道忠老爺子抱拳說:“多謝師叔公的認可。”

莊道忠看著馮一帆的雲淡風輕,也是有那麼一點驚訝的,要知道很多熟悉他身份的人,想要得到這樣一句話,可能要經過幾十年的努力,都未必能夠獲得。

不過莊道忠還是看得出,馮一帆並未有絲毫對自己的不尊重。

因為馮一帆在說話的時候,是先讓女兒在身邊站好,自己也是微微站起一些身子,向前弓腰認真的表示了感謝。

莊道忠覺得,可能確實馮一帆是個比較淡泊的性格,這可能也是他能這麼年輕有如此廚藝的原因。

在此刻莊道忠的眼中,馮一帆儼然已經和當年蘇記的掌勺人畫上了等號。

果然都是那種追求廚藝達到痴狂,以至於對其他東西都已經看淡的人啊。

馮一帆對莊道忠也沒有不尊重,畢竟莊道忠能夠憑藉個人實力,在京城打響了莊家私房菜的名聲,這可不是一般的實力。

而且馮一帆也知道,妻子爺爺僅僅是參與過國宴。

莊道忠老爺子不僅參與過,還幫國宴團隊選拔過廚師,弟子也有幾位參與過國宴。

從這點上來說,妻子爺爺確實廚藝毋庸置疑,但可能在培養弟子上不如莊道忠。

不過這也是有地域限制,畢竟莊道忠後來留在京城。爺爺沒有留在京城,而是選擇回到淮城,繼續經營蘇記這家小餐館。

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莊道忠留在京城優勢相當明顯。

只是雖然心中尊重,但馮一帆對莊道忠給自己點評,心中並沒有過多的波瀾。

類似的話,馮一帆前世聽得太多,現在他只想多陪伴自己的女兒、妻子。

莊道忠再次開口:“一帆,你真的不願意跟我回去嗎?或許當初你岳父遺憾錯失的機會,你可能會有機會去完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