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味道帶來的鬥志(第1/2頁)
章節報錯
蘇記後廚裡,馮一帆有一口小鍋,一次次的嘗試,利用手頭的一些配料,進行著味道上的除錯。
這一刻,在岳父蘇錦榮的眼裡,守在灶臺前的馮一帆,還真的很有那麼一點匠人的樣子,沒有炫技的廚工,只有那份對味道的極致追求。
短短的時間裡,馮一帆進行了不少次味道的除錯,嘗試了好幾種調配。
只是在味道上,始終還是覺得湯羹欠缺了那麼一絲絲。
蘇錦榮在嚐了之後,其實也覺得似乎欠缺點,但蘇錦榮卻已經給不出多少的意見。
味道在很多時候,相對是有那麼一點點玄學,每個人對味道的感受可能會有些許偏差,而真正想要做到那種極致味道,又不是單純按照配量加入就可以辦到。
火候,調味料加入時間,烹煮過程中與食材產生的某些變化。
真的是每一步產生細微變化,可能都會讓味道發生某些不可預知的轉變。
在經過了很多次的嘗試過後,馮一帆突然像是找到了問題的關鍵。
他沒有單純的去調配湯羹,而是拿來了一塊豆腐,並且把青菜和香菇也都找來。
接著,開啟了自己從國外帶回來的刀具,從其中選取出一把鋒利的菜刀來,對刀鋒進行一些細微的打磨。
豆腐放在菜板上,旁邊放上一盆清水,先將刀刃浸在水中,提出刀來,帶著水開始準備切豆腐。
文思豆腐的刀工,是一種專業的技法,切的時候需要快穩準,用一種顛刀方式切,同時還需要不停往刀刃上添水,如此才能夠保證豆腐不會和刀身粘連。
馮一帆已經很多年沒有進行豆腐切絲,刀刃切下去的瞬間,不得不說還是有著生疏感。
尤其是那個節奏,一開始馮一帆並沒有掌握到,所以開始的時候豆腐切得並不好。
不過隨著逐漸找到了節奏感,接下來切得要逐漸順暢起來。
雖然沒有辦法做到那種真正刀工極致,但也算是能夠切得出豆腐絲來。
最終,一塊並不大的豆腐,實際上馮一帆也只切出了不多的一點豆腐絲,並且沒有做到細如牛毛。
不過馮一帆也沒有繼續去追求,接著他把青菜絲和香菇絲同樣切好。
開火坐鍋,對湯羹進行調配,將各種調味料放入後,馮一帆便將豆腐絲放進其中。
接下來,用勺子慢慢在湯的表面進行轉圈,利用勺子轉動湯汁的離心力,將豆腐絲、青菜絲、香菇絲彷彿水墨版暈染開,轉動中完成這道菜。
不得不說,單純是看整個製作過程,恐怕每個人都會忍不住發出一聲驚歎。
這道菜藝術成分真的很高。
當然,既然是一道菜,色形意是一方面,關鍵還是要看香和味,尤其是“味”才是一道菜品的重點。
馮一帆將煮好的文思豆腐盛出來,然後分在兩個小盅裡面,端著來到岳父的面前。
蘇錦榮看了一眼,清亮的湯汁中,細膩的豆腐絲、青菜絲、香菇絲分散其中。令他感到滿意的是,女婿在豆腐絲切不了那麼細情況下,把青菜絲和香菇絲也改到相同粗細。
這一點還是很重要的,關係到整道菜最後的成菜效果。
馮一帆用調羹舀出來,輕輕在嘴邊吹拂,等到冷卻了一些,慢慢遞到岳父嘴邊:“爸,您嚐嚐。”
蘇錦榮張開嘴,讓女婿將調羹裡的湯菜喂進口中。
當湯羹在舌尖上慢慢擴散開,這一次這一口湯的味道果然是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