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師哪有身材這麼好的啊?”

“這怕不是個假廚子”

“腦袋不大,脖子不粗,也敢叫廚子?”

……

可是接下來,當馮一帆正式開始炒飯,讓影片前的看客們又一次瞠目結舌。

乾淨利落的翻炒,甚至就連每一次加料也都是絕不拖泥帶水,首先出現的碎金炒飯,在鏡頭近距離的那種緩慢呈現下,米飯顆顆晶瑩,雞蛋粒金燦燦真的像是金子般。

最後顛鍋將炒飯從鍋中全部顛入大鐵勺裡,鍋裡則是一粒米都不會剩下,拿過一個盤子倒扣在鐵勺上一翻。

大鐵勺掀起一刻。

喔,金色傳說。

這種時刻,觀眾們已經連彈幕都忘記發了,螢幕前看客大概只剩下微張著嘴巴驚愕的神情。

再來第二份的金包銀,還是同樣的配方,除了是後淋入雞蛋液外,其他的一切過程已經讓看客有點麻木。

基操勿六。

下麵條其實沒有什麼可拍,孟詩彤他們只是剪輯了一段,不同澆頭的對比。

但是看著每一碗麵,都是讓人非常有食慾,也終於是讓螢幕前看影片的人,想起了手上捧著的飯碗。

“突然手裡的蓋澆飯就不香啦。”

當然也有一些人,已經是就著影片裡炒飯和麵條把自己的飯吃掉,嘴裡會忍不住嘟囔著:“嗯,碎金炒飯香,金包銀好吃,這伊府麵真的美味。”

像是自己進了影片裡,在吃影片裡的炒飯和麵條一樣。

接下來,影片是一段過場,呈現的是小餐館午後一段閒暇時光。

其中老太太和老爺子唱小曲那段,也是勾起了不少人對淮城很多老東西的思念之情。

在午後閒暇過場後,終於來到了影片的重頭戲,也是後半段大篇幅的影片。

終於,片頭剪輯刀工的那道菜,呈現在了等候的眾人面前。

兩條魚,在經過了影片裡馮一帆的手,變成了兩種不同造型呈現出來,當最後裝盤出來,眼見著白嫩如芙蓉花瓣魚片周圍,點綴著一顆顆彷彿真荔枝般的魚球。

影片前的看客們,真是有一種垂涎欲滴,恨不得鑽進影片裡去嘗一嘗這道菜的感覺。

“天吶,老闆上寬飯,這必須要吃一大碗啊。”

“這菜做的神了,突然覺得自己天天吃的那些就不能叫菜啊。”

“好想吃啊,這家店在哪?”

“這影片太震撼了,是炫技和藝術雙重結合。”

“真有這樣的餐館存在?確定只是個小餐館?這人不是頂級廚師嗎?”

“蘇記?那條老街,好像是很快要改建的那條吧?”

……

在影片觀眾們驚歎中,影片走到了最後,夜幕下老街上還算是繁榮的夜市,孟詩彤與何雅茜一起漫步在街市中。

此時畫外音響起來。

“我們見證了很多的城市變遷,還能記得多少曾經的風景和曾經的老味道呢?這條老街同樣面臨改建,我們相信改建後的老街,也將重新迎來屬於它的春天,只是不知道這裡的老店,是否還能見到?”

最後的一句帶有惋惜的疑問,成功在影片結束後,依舊縈繞在每個觀眾的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