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這那莊記豆腐鋪昨兒個開始賣這松花蛋了的,一文錢一個呢,三文錢買回去就能做盤菜了呢。”

“當真?那你買著沒有?”

“沒……人太多,沒搶著。”

“我記得那莊記豆腐鋪是不是都是晨起開門前,送貨過來的?”

“是,我記得也是,那咱們這會兒還在那說啥話啊,趕緊去豆腐鋪那等著唄?”

“走走走……”

於是,這幾日莊記豆腐鋪的門口,自開門前便許多人在這裡等著,而那松花蛋也幾乎是很快便銷售一空,而這松花蛋的名聲,也是漸傳漸遠。

松花蛋賣的好,這做松花蛋的量便得往上加,莊清寧一個人已是忙不過來,在跟莊景業和莊永賀商量完之後,暫且將那腐竹作坊旁邊的空地兒給搭了棚子,作為製作松花蛋的作坊,由她將那醃製松花蛋的泥漿配好,由僱來的人進行其他的工序。

豆腐坊,腐竹作坊,松花蛋作坊,紅紅火火地做起了活,整個村子能過得了眼,手腳還算勤快的人,幾乎都在莊清寧這幾個作坊裡頭做活。

足不出村,工錢賺夠,還不耽誤自己家地裡頭的活,家中的老人,幼子也皆能照顧的到,簡直是再好不過的活計了。

整個村子裡頭,但凡在作坊裡頭做活的人,對莊清寧皆是心裡頭既感激又尊重,把莊清寧掛在嘴邊說的次數,比銀錢還要多了。

莊景業瞧在眼裡,這心裡頭是既高興又擔憂的。

高興的是這村子裡的各家各戶的日子過得是蒸蒸日上,村子富裕,往後這幾個作坊也是聲名遠揚,按莊清寧說的那般,待這腐竹和松花蛋的遠近聞名之時,那他這恩濟莊也該是眾人皆知,那他這個里正當真是揚眉吐氣了,說不定回頭這縣誌上頭也能記上他一筆,令後世子孫對他敬仰一二,也算是流芳百世了。

擔憂的是,自這作坊紅火以來,整個村子裡頭的人對這莊清寧的態度,實在是太好,好的已是超過了他這個里正的。

就拿昨日來說,他原本想著喊兩個人幫他個忙,搬兩根竹子到家裡頭,搭個涼棚,夏天的時候能夠乘涼喝茶,可那兩個年輕後生說沒工夫。

至於為什麼沒工夫呢。

是因為莊清寧家養的那隻雪球,這段時日莊清寧一直忙著,莊清穗也忙著練字讀書,所以沒工夫陪它玩,怕這小傢伙在家裡頭悶著,也顧不得給小傢伙做吃的的,所以商量著去抓些小魚來,一些給雪球當貓食,一些養在那水盆裡頭,給雪球解悶。

聽聽,大傢伙聽聽,這說的是人話嗎,乾的是人事嗎?

他現如今這地位都不如莊清寧家的一隻貓了!

這事兒要是傳出去,那他這張里正的臉該往哪兒放,豈不是丟臉死了?

當真是悲哀無比啊。

莊景業嘆了一百八十口的氣。

可這話又說回來了,村子裡頭的人都尊重莊清寧,把莊清寧看的這麼金貴,倒也說明這莊清寧給大傢伙做的事的確是多,實打實的給村民們帶來了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