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豐略有些遲疑。

青竹苑的廚子到不是不會做這道菜,只是若是他記得沒錯的話,這道菜並非是廚子的拿手好菜,且從前因為廚房裡做這道菜的時候,楚瑾年曾說滋味不如京城之中八寶齋的,只吃了一口便不吃了,於是從那以後寧豐便記了下來,再沒有讓廚房準備過了。

可現在楚瑾年卻說這道菜是拿手菜,滋味甚美,還甚是想念,這便讓寧豐有些想不明白這其中到底是因為什麼了。

但不管因為什麼,既然楚瑾年張口要,他斷然沒有不讓廚房做的道理。

寧豐應了下來,出了書房之後,吩咐人急忙去鎮上莊記豆腐鋪買豆腐去了。

方才井昭回來說了豆腐鋪的趣聞,更是帶了豆腐豆芽等東西回來,沒了流言,寧豐這心裡頭也踏實些許,更是惦記著看能不能以這莊記豆腐坊極好滋味的豆腐,來掩蓋一番廚子做這道杏仁豆腐時手藝的不足。

前院書聲琅琅,楚瑾舟讀書的聲音,在後面書房中的楚瑾年都能聽的清清楚楚,忍不住微微勾了勾唇。

但一想到方才範文軒說的話時,楚瑾年目光炯炯,嘴角的笑也淡了幾分,提了筆,在紙上疾書一番後,將那寫好的信封在了信封之中。

“著人快馬加鞭,將此信送往京城,務必請四皇子親觀。”

“是。”井昭應聲,快步離去。

這次,可不是隻砍下那老賊的一塊肉,是要卸下他一條胳膊才成的。

楚瑾年眯了眯眼睛。

這兩日,豆腐鋪的生意越發的好。

即便是莊清寧逐步將每日的供貨量恢復到了往常,卻也依舊是早早賣光。

“瞧這個架勢,咱們這生意要更上一個臺階了的。”張秋英一邊收拾著鋪子裡頭的簍子木盒的,一邊道:“這要說起來的話,算不算託了這件事的福?”

“先前我還說遇到這事兒真是倒黴,可這會子到是要說沾了這事兒的光了呢!”

“所以說這就叫做禍兮福之所倚啊,看著是件壞事,這裡頭說不準就藏著一樁極大的好事呢。”

莊清寧笑道:“往後凡事還是太過早下結論的好,得往後頭看才成。”

“是這個道理。”張秋英點頭。

就跟他家似的,先前家裡頭一直因為她沒個哥哥或者弟弟的事兒憂愁,這會子遇到這種事,家裡頭過得緊巴巴的,反而因為不必為兒子置辦新宅院說親等事發愁,也算是一樁幸事。

再比如說,他家遇到這事原本是覺得天都要塌了的事兒,可現如今她跟娘每日在鎮上,賣一賣驢打滾兒,豆腐什麼的,皆是能賺上一些錢,張向榮雖說這會子不能下地兒,卻也能編些草鞋什麼的,也算是添補,這也算是禍事之餘,無絕人之路。

張秋英這般想著,只覺得莊清寧這話說的簡直是太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