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風如老僧入定,在石碑前凝神安坐,腦海裡閃過無數的念頭:連成玉講過的、自己從書看到的、和晨清卿一起討論的、石碑上看到的、夢中看到的感受到的,仔細體會,融會貫通,不知不覺已進入物我兩忘的境界。

許久,當晨風睜開眼時,臉上帶著微笑。此時正是黎明破曉前夕,於是晨風起身,習慣性地打起了裂天拳。拳出如風、身隨心動。渾身說不出的舒坦,晨風只感覺全身有使不完的勁。

一次完整的裂天拳後,晨風又運轉龜息吐納法訣,雙手虛握,氣息遊走於身體內外,晨風心無旁騖,此刻只感覺整個身體似乎透明一般,哪怕閉著眼睛,也能感受到無數道似風如雨般的氣流,在五臟六腑、奇經八脈、眾多竅穴中駐足、穿梭。

再次睜眼時,東方天色微亮。

深吸口氣,晨風驚訝地發現,肉眼可見白紫相間的光束、光點自遙遠的東方地平線而來,湧向四面八方,這些光束、光點與夢中那火樹上纏繞的如此相似。

半柱香時間不到,朝陽跳出地平線的時候,天地間瞬間光明大作。那些湧來的白紫色光點此刻盡落晨風眼底,原本漆黑的眼瞳裡,此刻細看之下夾雜著點點紫色,顯得神秘異常。

結束晨練,晨風掏出乾糧咬了幾口,算是吃過了早飯。吃著乾糧的時候,忽然想到連成玉、晨清卿還有小黑狗,不知道沒有了自己,他們今天是不是餓肚子了。不過很快,當晨風看到腳下蜿蜒的青色小道時,便將這些想法丟擲腦外,繼續攀登土山。

這次走了很久,一路上風景依舊,觸目所及全是土黃色的山土,別無他物。終於,晨風經過一次停歇,終於在中午時分看到了第四塊石碑。

第四塊石碑上的內容從某些方面印證了晨風的猜想,只不過晨風對於真正的練氣、修行不甚瞭解,許多內容對他來說還是懵懵懂懂。

“大道三千,鴻蒙為始。大道萬化,鴻蒙如初。鴻蒙生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不仁,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某之一生,窮畢生之力,追鴻蒙、參造化、悟輪迴、求大力。然道法無情、天罡無常,生命如草芥,遂隨之。悔之,晚矣。以求他日後人,得緣法,向道而生,向死而生,向始而生,如初而生。”

洋洋灑灑的兩篇文字,分別位於石碑的正反兩面。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在晨風看來,這應該是這位某前輩的遺言?可怎麼看起來一點都不像是練氣心法之類的呢,難道就僅僅只是遺言?

晨風始終記得自己來此的目的,按照連成玉的說法,那就是尋一個練氣的契機或是機緣所在,從此就可以開始真正的練氣修行了。

在晨風認知裡,無論是契機還是機緣,應該指的就是一篇無上的功法心得,所以在經過前面幾塊石碑時他才會將石碑的刻字逐字逐句的記在腦海裡。

但讓晨風失望的是,這一路走來,奇奇怪怪的文字看了不少,甚至還做了個與此有關的夢,可事到如今自己對於練氣還是不得其門而入,難道這次要空手而回?下山見了連成玉那還不得被冷嘲熱諷一番?

“天地萬物、道法自然,均是由鴻蒙而來,某前輩的留言裡也大多在說鴻蒙是造化之始,威力無窮。那練氣就從鴻蒙開始吧,可鴻蒙是什麼?是早間看到的那些光點嗎?”

甩甩腦袋,將心間亂七八糟的想法拋之腦後,晨風繼續上路,嘴裡神神道道,不斷地自言自語。

本以為是簡簡單單地練一口氣,隨便找一篇功法就行的,晨風萬萬沒有想到連成玉把自己帶到了這裡,在這裡又見到這麼多奇奇怪怪的東西,直到現在自己還是一頭霧水,鴻蒙?那是什麼,能練氣嗎?怎麼之前聞所未聞?

走在青色小路上,晨風內心很是彷徨。自己是為練氣而來,至今雖是見了很多,但於己無補,這麼下去可如何是好,耽誤了真正的修行那就得不償失了。

不過正所謂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在晨風感到心身俱疲、無力為繼的時候。在拐過一個彎後,晨風終於看到了山頂,還有山頂聳立的殿宇。

晨風駐足,怔怔出神。非是忽然出現的大殿過於突兀,而是視野裡的大殿金碧輝煌、寶氣外放,絲毫不見歲月痕跡,與雲山其他地方以及建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座大殿出現在貧瘠的土山之巔,怎麼看都不合理,聯想到這一路上的幾座石碑,晨風心裡隱隱有了一些猜測,想到這裡晨風加快腳步,再沒有任何猶豫,向著山頂的大殿處快速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