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鋪內,陳鋒慢悠悠的喝了一口茶。

此刻他看上去淡定自若,實則內心還是有些慌的。

畢竟是第一次仿造做舊,雖然在他看來沒什麼破綻,但卻不知道能不能瞞過行家的眼。

於是乎,陳鋒放下茶杯的功夫,瞥了一眼一旁的鑑定的店老闆。

只見對方此刻彎下腰,幾乎是匍匐在畫上。

而隨著老闆一點點的將畫卷展開,他的放大鏡則是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

“有戲~”

看到這裡,陳鋒心裡暗道一聲有戲。

如果真是一眼假的東西,對方肯定不會是現在這個姿態。

再看對方那不斷變化的神態,時而皺眉,時而驚喜的,指定是看好這幅畫。

“居廉的《黃鸝繞梅》……不對啊!”

然而,就在陳鋒以為十拿九穩的時候,店老闆卻緩緩站直身體,扭頭看向陳鋒:

“這畫,不對啊!”

“不對?”陳鋒心頭一驚。

難道是哪裡出了破綻?

好在老闆及時發現陳鋒臉色不對,連忙解釋:“兄弟別誤會啊,我不是說您這畫有問題。”

說著,老闆看了一眼那畫,眼裡止不住的喜愛,道:

“居廉的《黃鸝繞梅》,作為早期的代表作,筆法不如老年自然精煉,但已經有大家之風!

你這幅畫,氣韻天成,靈動自然,有居廉年輕時候書畫的味道!”

也許是說到激動處,老闆指著畫上的黃鸝:

“尤其是這隻黃鸝,《清素錄》中提到,是以手為筆,一氣呵成!所以整體看上去不如毛筆畫出來的靈動,但卻勁力十足。

有力透紙背的效果。”

而眼前這幅,和描述中一般無二。

甚至比記載的更加震撼。

“此外,紙張,印章,題字,整體結構都沒問題。

照我看,是真跡。”

一番評價後,店老闆給出自己的看法。

然而,這話卻給陳鋒聽糊塗了。

你不是說“不對”的嗎?

怎麼現在又說這畫是真品了?

到底“對”還是“不對”?

“真”還是“不真”啊?

陳鋒撇了撇嘴,當下站起身,來到畫前:“老闆,有什麼話你就直說,別藏著掖著啊!”

“這……”

不成想,老闆竟是露出為難之色。

“嘚。”見狀,陳鋒點了點頭,當下把畫卷起來:“您忙您的,我也不為難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