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殺神(第2/2頁)
章節報錯
“我泱泱華夏,禮儀之邦,何曾出過如此暴虐之人。”
陳壽揮了揮手,面沉似水,嘆了口氣道:“告訴邸報,不許再胡亂報道撰寫關於此事的訊息,讓兵部親自寫一遍文章刊登在邸報,只說是李欣北擊蒙古,陣殺韃虜精銳,守衛邊關百姓。”
“侯爺!”
陳壽一敲桌子,低喝道:“照辦!”
“...是。”
堂下的人臉色灰敗,怏怏不樂,一塊嘆息著退去。
當天就有五個人,告老還鄉,辭官不做。民間多有議論聲,卻是和朝堂大不一樣,很多百姓知道以後,都是拍掌叫好。
大唐南渡之後,北地漢人被胡人殘虐,若不是太祖橫空出世,還不知道要忍受多久。那些異族也配叫人麼?百姓們不讀詩書,卻知道仇恨,他們的先輩,有多少人曾經慘死在胡人的屠刀下,就有多麼痛恨這些畜生。
民間很多人,都主動為李欣建起生祠來了,根據他改編的小曲戲劇,更是廣為流傳。
陳壽也覺得李欣有些過分,但是這真的是最好的辦法了,不然蒙古強大起來,不知道邊境要死多少的人。甚至連中原,也很危險,歷史上差不多就是這個時候,蒙古人開始崛起,殺了兩億人。兩億人是什麼概念,二戰時候,軍隊用飛機大炮,才死了五千萬人,蒙古人殺得是二戰總死亡的三倍還多。
蒙古崛起的對外侵略中,漢人死七千萬,是抗日戰爭所付出的傷亡人數的兩倍,況且還不全是死亡的,另算受傷的,其中死於直接屠殺的就有六千七百萬。忽必烈就殺了一千八百萬漢人。
西夏死了兩千萬,銀川一個城被屠八十萬。至於苦主大金,也十分悽慘,燕京被屠一百萬,完顏姓氏慘遭滅絕
在中亞撒馬爾罕(花剌子模都城)他們殺了一百二十萬人。
成吉思汗有一句名言,是那個時代蒙古人的座右銘:人生最大的樂趣,是把敵人斬盡殺絕,搶奪他們所有的財產,看著他們親屬痛哭流淚,騎他們的馬,強1奸他們的妻子和女兒。
陳壽覺得李欣做的,沒什麼不對,畢竟不是大齊先派人去蒙古殺人的,而是他們無故犯邊。
站起身來,陳壽揹著手,在欄杆處遠眺。
秋意漸濃,已經臨近冬初,今年的邊關經此一役,應該會消停很久吧。其實若非中原分裂,內鬥嚴重,這都是一個北擊出關的大好機會。
至於現在,肯定是無法派兵橫掃大漠的,因為你一旦把自己的兵馬置身大漠,那麼自己的地盤,很快就會被群狼瓜分。
尤其是陳壽,更是沒有這個條件,李欣敢於這麼幹,說白了他沒有私心,沒有地盤,根本沒想著割據。而且他背後還有西涼,也沒有人敢乘機去大同應州府。
那應州府,周圍的勢力就是秦攏、西涼、蒙古和河東,除了蒙古一直啃不動,誰閒的沒事,才去那兒成為蒙古人南下的盾牌,替他人守關。
可想而知,蒙古人必回返回大漠,那麼河東的壓力頓減。至少那十來萬蒙古精騎,要撤走大半甚至全部。
蔣褚才這個漢奸畜生,到時候我看你如何抵擋張正元的大軍,陳壽在心裡暗暗發狠,一定要把這狗賊捉到活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