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冠軍!(5/5)(第3/3頁)
章節報錯
而此刻,懵逼之餘的李榮昀忽然漸漸開始有些明白了,主試委員會為何會在評價中使用了“難以置信”這個詞。
確實……
這確實配得上難以置信的評價。
如果被改寫的底層函式真的能比原函式運算步數精簡如此之多,哪怕反應到硬體上只是0.0001秒運算時間的縮短,累積到成千上萬次呼叫該函式的程式中,那也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最佳化成果了。
甚至不只是冰川引擎……
整個計算機圖形學領域都將從中受益。
李榮昀的肩膀微微一鬆,臉上的表情總算是舒展了些許安慰。
至少……
輸給這樣的對手不冤!
……
與此同時,遠在水木大學的詹永樞院士正坐在辦公室裡,剛剛完成了這兩天來自己一直在構思的論文。
和他曾經發表過的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研究成果不同,這篇論文的罕見的沒有提出任何創新性的觀點,僅僅只是對現有知識的歸納以及評價。
說到這裡,論文的內容其實和那個被稱作是“魔術數字”的十六進位制數有不小的關係,甚至於百分之五十以上的篇幅都集中於此。
然而和賈宇鑫教授不同的是,身為資訊領域學者的他不是從數學的角度探討這其中隱藏的奧秘,而僅僅是站在資訊學的角度來評價了這個數字對資訊工程領域的貢獻。
以及,一些具有啟發意義的線索。
在論文的最後,詹永樞院士思索良久之後,寫下了自己的看法。
【雖然在資訊工程領域學習並研究多年,但之前我從未想過,已經被無數代學者精簡到了無可挑剔程度的底層函式,竟仍然藏著如此驚人的改進空間。】
【關於這其中蘊藏的數學邏輯,我暫時無從瞭解,即便我的一位在夏國數學研究院工作的朋友已經與該學生接觸過,但得到的答案也僅僅只是靈光一現的直覺。】
【我相信這個解釋,就像我們最初解決巴塞爾問題也是因為各種各樣的直覺和巧合。而同時我也相信,這其中所蘊藏的數學原理,可能會為資訊學的進步提供一條關鍵且無比珍貴的線索!】
將自己剛剛寫完的論文從頭到尾看了一遍,詹永樞院士滿意地點了點頭,接著拿起了放在桌邊的一封書面信。
這封信是《時代青年報》的主編張瑋寄來的,希望能夠就這次希望杯比賽的冠軍作品,採訪身為主試委員會的自己。
他倒是認識這個熱情禮貌的小夥子,人還是挺不錯的。這兩年來《時代青年報》因為在社交媒體上的賬號運營的不錯,在學生群體中的影響力也是一年比一年大了。
看著手中的採訪邀約,詹永樞院士嘴角忽然翹起一絲笑容。
成名的煩惱……
那個學生,大概很快就能體會到了吧。
(咳咳,意外驚喜,發現居然還有一章存稿,就不留到明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