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戰爭遺蹟(一)(第1/2頁)
章節報錯
周天走到這個看著有了些年代的碉堡跟前,再給了幾個特寫鏡頭後,用一種較為沉重的語氣,介紹道:“觀眾朋友們,我面前這棟碉堡,是一棟用磚瓦石塊修建起來的碉堡。眾所周知,二戰時期,鬼子在佔領我國國土的佔領區內,修建了大量的碉堡。根據史料記載,當時鬼子修建的碉堡即使不是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它至少也有半米以上的夯土,然後內外包磚,當時我ba路軍戰士手裡的土製手榴彈的威力,是不足以炸開這樣的碉堡或炮樓的。再加上那時我們國家很落後,根本沒有破開城牆的重武器,所以鬼子為了徹底消滅我黨領導的敵後抗日武裝,對佔領區實行穹籠鎖鏈政策,這個政策最大的體現,就是無數如我面前的這樣的碉堡。”
觀眾們的彈幕。
飄了起來。
這些彈幕。
無一例外。
全都是贊同。
贊同周天的這番話。
二戰時期。
鬼子為了徹底的消滅我黨領導的敵後抗日武裝,不遺餘力的修建了大量的碉堡,而且仗著我軍武器裝備落後,沒有重型武器,故意修建了大量夯土結構,內土外包磚的碉堡。這樣的碉堡,要是放在別的國家,估計早就被轟成渣了,但我黨領導下的敵後抗日武裝,因為沒有重型武器,在拆除這些碉堡的時候,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剛才有網友詢問,這樣的碉堡,放到其他國家,會怎麼樣?周天在這裡舉個例子,像我面前的這個磚瓦修建的碉堡,要是放到蘇德戰場上,估計早就被鋼鐵洪流式的坦克頂破拱開了,可因為我們當時沒有重型武器,所以這樣的碉堡,對於鬼子來說,是對付游擊隊、對付我黨領導下的敵後抗日武裝的的最好辦法。”周天說到這裡的時候,將鏡頭給到了碉堡外面的苔蘚上。
如此。
也是為了反駁有些網友提出的,節目組為了收視效果,故意造假的傳言。
苔蘚。
乃是歲月的痕跡。
越是年代久遠的建築,外面的苔蘚越多。
反之則越少。
就像現在周天面前的這個碉堡,上面滿滿的都是苔蘚,不然也不會這麼長時間,都沒有被人給發現。
“這是苔蘚,一般苔蘚生產的環境,都要求……。”周天囉裡囉嗦的說了一大堆苔蘚的知識,隨即口風一轉,將話題扯到了碉堡上面,“因為有這些苔蘚的保護,所以這個碉堡才得以儲存。說到碉堡,我忽的想起了一個老生長談的話題,那就是二戰時期,鬼子修建的碉堡,到底造成了多少我軍士兵的傷亡?近年來為了宣揚我國的抗日艱辛歷程,拍了很多的抗日劇,這當中除了那些抗日神劇之外,不乏也有一些對抗日戰場的真實還原,不過在這些電視劇中我們看到了一個相同點,也是經常見到的,就是鬼子在中國修建的碉堡或者炮樓。”
觀眾們點讚的彈幕。
這時候。
又擠滿了大螢幕。
“剛才有人詢問了,說對於這種炮樓,直接炸燬不是更好嗎?在這裡,我要提醒一句,當時的我軍士兵,並沒有將它們炸燬的實力。”周天沒有理會這些彈幕,繼續說教起來,並且用《亮劍》這部經典的電視劇來舉例證明,“相信大家都應該看過《亮劍》這部電視劇,當中的李雲龍這個角色也是塑造的非常完美,戰場上的表現堪稱卓越,《亮劍》中有這樣一段情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當時李雲龍的新一團所使用的迫擊炮,在那個時候,他們整整一個團也就只有這麼一門迫擊炮,而且對於炮彈的數量更是少的可憐,就那麼幾發。可以說打完了,那就真的沒有了,連炮本身也成了廢品了,最後他們也是直接將這門炮給毀了的。而對於迫擊炮的操作熟練度更是嚴重不足,當時李雲龍的新一團只有王承柱一個人能搞操作,這個人也沒有經過特殊的訓練集,而是全靠著自己的天賦操作。這樣就顯而易見了,鬼子二戰時期,為何在我國國土上建造這麼多的炮樓的原因,鬼子陸軍一向都是打正規戰的,而這炮樓對於我軍確實是個讓人頭疼的問題,鬼子就是抓住了這一點,所以他們才選擇建這麼多的炮樓碉堡。根據後來的統計,當時一向很先進國民黨部隊手裡的迫擊炮裝備也僅僅只有鬼子的十分之一,更不用說我軍了,我軍當時的子彈都供應不足,哪能做得了這迫擊炮啊?鬼子欺負的,就是我國當時軍事實力的落後,而碉堡這種建築一向又以堅固著稱,沒有殺傷力非常大的武器,確實是很難攻破的。不過碉堡再厲害也還是抵不過我軍士兵聰明的腦袋,儘管有碉堡也只能讓他們抵擋一時,雖然沒有迫擊炮但我們有勇於戰鬥的決心,就算在艱辛的戰場壞境,也都克服了,這也是最終我們取得勝利的關鍵所在吧。”
周天這番話。
使得不少收看這個節目的觀眾,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