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是一個非常忠誠而又英雄的人物,他年少成名,在二十四歲的時候,就被孫策,也就是當時東吳的實際掌權者任命為建威中郎將,建威中郎將可不是一個小官職,它很大,到底有多大那,觀眾們可以自己去想,總之,很大。有不相信的觀眾,可以透過手機查詢一下,像晉朝的建威中郎將,其實就是東吳建威中郎將的翻版。”講到這裡的丁力,口風一轉,談起了周瑜的為人,“根據那塊石碑,我們可以推測,周瑜是個美男子,也就是我們現在俗稱的帥哥。”

不少看到這裡的觀眾,立馬噴了。

他們怎麼也沒想到,丁力版本的《笑談歷史》竟然是這樣的,跟他們心目當中預想的完全不一樣,也跟科教頻道推出的其他說教類節目不一樣。

首先是直播的形式。

《笑談歷史》採用了類似評書的那種舞臺佈置,而沒有像其他節目那樣採取類似教室佈置,使得觀眾避免了壓抑。

還有就是丁力的說詞,完全是以一種聊天的方式在進行說教,讓在坐觀眾容易接受的同時,也把丁力所說的那些知識給記在了心裡。

起碼他們都知道周瑜是帥哥了。

“為什麼說周瑜是帥哥,最主要的證據還是那塊石碑,上面將周瑜稱之為郎,郎泛指郎君。唐朝之前不管是官方,還是民間,都將帥哥小夥子稱呼為郎,唐朝之後,才逐漸的將郎變成了……。”

啥?

竟然還有這麼一回事?

現場有不相信的觀眾,當即拿出手機,搜尋起來,負責鏡頭錄製的師傅,很有眼力勁的將他手裡的鏡頭對準了觀眾們的手機。

答案呼之欲出。

緊接著現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接下來我們所談的就是另一個人物,這個人物也是三國時期的豪傑,名字我先不說,單說跟他有關的一件事,空城計。”丁力話音剛落,在場的觀眾便知道他口中說的這個人是誰了。

諸葛亮!

丁力電影《神話》上映後,有人在一家廢紙收購站裡面發現了一本年代距今九百多年的殘書,該書以的形式亂七八糟的介紹了一些有關三國的事蹟和人物,其中就有諸葛亮的空城計。

對於這本距今九百多年的殘書,很多人都泛起了懷疑,各種各樣的懷疑。

首先是年代。

有人懷疑它是假的,是現代人仿造的,但經過碳14鑑定法,斷定這部書的年代卻是距今九百多年,屬於文物。

其次,國祚四百多年的晉朝,明明進行了很嚴格的焚書坑儒計劃,那這部書的作者又是如何知道三國人物和事蹟的?

有人猜測,這部書的作者應該是三國時期某些人的後代,口口相傳數千年,只不過因為戰亂……

《笑談歷史》的錄製現場,丁力一本正經的說道:“在這裡我申明一件事,空城計這件事是沒有的,它是根本不存在的。”

一語中的,激的在場眾人個個懵逼,要知道只打那部殘書面世後,不少人就將諸葛亮當作了智慧的化身,娛樂圈也跟風拍了幾部有關諸葛亮的電視劇,收視率和反響都不錯,於是就有人錯把電視劇裡面,經過娛樂修飾的人物當作了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