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嘉賓,別反駁了,我看你就是心懷不軌,想要給自己攢小金庫。”

“一個大男人,竟然只願意承擔家用的百分之六十,這還是看在自己是男人的份上,這麼說,也不覺得丟男人的臉?”

“男嘉賓,我只想知道,誰給你的勇氣,使你可以這麼堂而皇之的說出,因為我是男人,所以婚後養家多出百分之十的話來?”

“男嘉賓……。”

最後還是孟非仗著自己主持人的身份,強行給了周天,也就是男嘉賓一分鐘的解釋時間。

“各位女嘉賓,不是我承擔不起男人的責任,而是我職業所在,我專門分析過,一個家庭,男的只要付出……。”周天感激似的瞅了一眼孟非,緩緩的解釋起來。

其實有時候不解釋,遠比解釋好得多。

像現在。

男嘉賓越是解釋,越是解釋不通。

他越是解釋,現場女嘉賓情緒越大,反駁的也越是厲害,反駁的言詞也越發的犀利。

主要周天剛才的那番言論,與華夏數千年形成的傳統發生了激烈的碰撞,正是這種碰撞,才讓男嘉賓瞬間成為眾矢之的,變成了所有人都想攻擊的目標。

孟非見狀,徑直宣佈,播放周天的第三段影片短片。

這段影片短片裡面出現的人不是周天,而是周天的母親,作為一位母親,褒獎自己的兒子,無可厚非。

但周天的母親,在褒獎自己兒子的時候,還額外提出了不少對於未來兒媳婦的要求。

看著影片短片上面款款而談的周天母親,不少人都在其心頭暗暗吐槽了一句話,“好厲害的婆婆啊。”

於是,女嘉賓們的話題便從周天身上,轉到了周天母親的身上,再後來,孟非將特意趕來為兒子助威的周天母親,請到了舞臺上。

一番客套性的說詞後,周天的母親便直奔主題,談起了她對兒媳婦的十數條要求。

這十數條要求,別說現場女嘉賓了,就連坐在情感專家位置上的丁力、黃菡都要氣炸了。

第一條:她兒媳婦要有一頭烏黑靚麗的長髮,頭髮還不能是染的,一定要自然黑的那種。

第二條:她兒媳婦一定要有雙眼皮,雙眼皮要從孃胎裡帶出來,後來割的不算。

第三條:她兒媳婦笑起來的時候,嘴角一定要出現一對迷人的小酒窩,跟前面兩條一樣,小酒窩不能是割的。

第四條:她兒媳婦的鼻子一定要挺,相貌一定要亮,唯有這樣,才可以配得上她的兒子。

第五條:她兒媳婦婚後,要把自己所有男同事,包括男同學在內的關係,一一對其講清楚,除了講清楚,婚後還不可以隨便跟男同事或者男同學聚餐吃飯。也不是不能跟男同事、男同學聚餐吃飯,但要在聚餐吃飯前,向自己的老公請示,待老公同意後,再去,如果老公不同意,就不能去。尤其不可以揹著自己的老公打電話、發微信,甚至還的將自己手機上面的密碼告訴自己的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