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

京城某酒店的一間會議室內,上百位歷史專家齊聚一堂。

至於他們齊聚一堂的理由,很簡單,就是商談該怎麼編寫華夏曆史課本。

之前存在紛爭,各派專家全都按照自己所在派系的學說進行編纂。

可現在因為丁力的緣故,使得華夏曆史上存在了數十年的紛爭給完結了,亦也使得他們以前一直引以為豪的學說,瞬間變成了人人喊打的假課題。

也就是說,他們都不能在按自己所在派系學說來進行歷史編纂了。

這怎麼能讓他們高興的起來。

當然,他們不高興的原因不是說丁力斷了他們的財路,打了他們的臉,而是因為不知道該怎麼編寫晉朝之前的歷史。

總不能用晉朝之前,華夏大地上還存在數個大統一朝代這句話來概括吧!

這也太不負責任了!

首先他們在座諸位這一關便過不了,跟何況是那些無所事事,喜歡雞蛋裡面挑骨頭的吃瓜群眾?

這些吃瓜群眾在經歷了丁力與歷史學家辯論會之後,已經變得極度敏感。

他們對耗時、耗力、耗財,卻一直沒有進展的歷史學家早就不滿了,要是在發現這些歷史學家僅用一句話,就概括了晉朝之前朝代事情,那這些歷史專家和學者還活不活了!

人要臉,樹要皮。

已經被丁力打臉的他們,必須得擺正態度,端正思想,唯有這樣,才能扭轉他們在吃瓜群眾心裡那負面的一面。

“諸位,現在晉朝之前存在數個朝代的事情已經被證實,接下來該怎麼辦?都說說。”

“晉朝之前的歷史完全不用該,我們現在所要做的事情,便是把晉朝之前的那些朝代給編寫出來。”

“你說的這些我們在座的都知道,關鍵怎麼編寫?”

“按照目前發現的文獻,晉朝之前應該是三國,三國又是在一個叫做漢朝的基礎上建立的,漢朝中間還出現了一個新朝。對了,還有距今四千五百年的秦朝。”

“越說越亂,按照歷史規律,每個朝代國祚都不超過四百年,那麼兩漢加起來就是八百年,再算上三國和新朝,妥妥超過一千年,可秦朝距離現在只有一千年的時間,這中間對不上號啊?難道秦朝跟南北朝對立時期一樣,也是一個雄踞在江北的割據王朝?想想……。”

“距今三千五百年到三千六百五十年之間,是三國鼎立時期;三千六百五十年到四千年之間,是後漢;中間的新朝,國祚不到二十年;新朝之前是前漢,國祚四百年。”

“這些你是怎麼知道的?”

“我關注了丁力微博。”

“丁力微博?”

“對,丁力微博上這麼說的,他還列出了具體的時間。”

“看來我們只能這麼做了。”

上百搞歷史研究的專家學者,經過一番商量之後,做出了一個令無數華夏人都想不到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