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殘缺的華夏國曆史(第1/2頁)
章節報錯
張歡的出現,勾起了丁力心中一絲不好的回憶。
當然,相對於這一絲不好的回憶,《古今大戰兵俑情》惹來的麻煩才是最為主要的。
這些麻煩不是來自於影迷,而是來自於歷史學家。
因為一部電影,一部丁力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歷史學家吵成了一片。
至於他們吵架的內容。
很簡單。
就是關於丁力電影的真實性。
也就是秦朝的真實性。
原來水藍星華夏國的歷史上是沒有秦朝的,也不是沒有,是歷史學家一直沒有找到可以證明秦朝的任何證據,包括相關的文獻和東西。
這件事也是丁力後來知曉的。
他們吵架的原因,更是簡單,一部分人認為,應該按照丁力電影當中的秦朝去進行推斷論證,然後再想辦法查詢到相關的文獻。
也就是我們日常所說的科學論證。
另一部分人認為,丁力的電影就是來娛樂大眾的,這樣的電影,怎麼可以成為科學論證的基礎?
“每一項科學不都是經過猜想,之後才進行論證的嗎?丁力的電影設定年代為四千五百年前,那個時候我們所處的大地上,未必沒有一個叫做秦朝的國家。”
“小五說的有一定道理,每一個科學都經歷了這樣的論證,也經歷了這樣的猜疑。”
“我認為不妥,丁力就是一個導演,他透過自己的想象力編輯了一部電影,然後我們這些人非要根據他憑空想象的東西來進行求證,太匪夷所思了。”
“《古今大戰兵俑情》就是用來娛樂大眾的,我們這些人怎麼可以將一部娛樂大眾的電影當作推測的物件?這是在浪費生命,也是在浪費金錢。”
“昔年大科學家哥白尼猜測水藍星是圓的,不也是遭受了無數的白眼嗎?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學說最終被後人所接受……所以我大膽的認為,四千五百年之前,我們華夏大地上確實有個叫做秦朝的國度,或者一個類是秦朝的國家,只不過我們目前還在佐證當中。”
“丁力能跟哥白尼相提並論嗎?”
“為什麼不可以相提並論?”
“他們一個是科學家,一個是電影導演,分明就是兩碼事。”
他們爭論的時候,京城圖書館卻迎來了一個不速之客,也不是不速之客,只不過這個客人的臉上戴著一絲震驚,震驚當中又有著絲絲迷茫。
這個人不是旁人,真是丁力。
說來奇怪,丁力為什麼會面帶憂傷的出現在圖書館?
原來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