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行星吞噬者(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是探測器拍到的水星畫面。”會議室裡,太空情報部門正在向杜星宇等人展示著水星的探查情況。
水星體積並不大,直徑只有2439.7公里,甚至比一些行星的衛星還要小。
但畫面中的水星體積縮小了近一半,行星表面都是坑坑窪窪,有各種各樣的巨大坑洞。
“誕生在水星上的蟲族至少把水星一半的質量吃掉了,它現在就是個大部分中空的球體,很快就會坍塌成質量更小的天體,到時候會成為一顆小行星。”來自西歐的天文專家比利講述道。
“最重要的是,我們只在水星上發現了一些蟲族的遺蛻,並沒有發現任何蟲族。根據我們的推斷,應該是水星上誕生的將領級蟲族將其他同類全部吃掉了。”
“而這隻將領級蟲族去了金星,金星的情況和水星差不多,它也被吃掉了三分之一的質量,並且我們在探測金星時遇到了襲擊,損失了五頭行星級生化武器。其中還包括一頭最新誕生的行星級殲星艦級別的天龍。”
“這麼說,水星誕生的將領級蟲族去了金星,和金星的蟲族打了一架,其中一個被吞噬,誕生出了統帥級的蟲族!”杜星宇分析道。
“是的,杜教授,我們分析團隊也是這樣看的。”生化專家聶心菱說道。
“金星距離地球的距離有時候比火星還要近,這隻統帥級的蟲子隨時都會進攻地球!”李泰說道,“我們要先下手為強,先去金星把它滅掉!”
“其他行星呢?”杜星宇問道。
“木星上,肯定有統帥級的蟲族,我們的探查艦隊在木星外圍就被消滅了。”比利繼續講述。
“土星、天王星上也擁有統帥級蟲族,但是海王星上只發現了蟲族活動的痕跡,沒有發現蟲族生命。懷疑和水星的情況一下,誕生在哪裡的蟲族也去了其他行星,和它的同類進行戰鬥。”
“這麼說,至少有四隻統帥級的蟲族?”一名高層問道。
“不,絕對不止四隻。”杜星宇分析道,“你們看,那些誕生在地球以外的蟲族,都是靠吞噬行星質量來成長的。也就是說,行星的質量越大,資源越豐富,它們的成長速度就會越快!”
“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的質量其實都不大,而木星、土星這樣的大質量行星,比前面四個加起來還要大!”
“土星的質量是地球的95倍,而木星的質量是地球的318倍!”
“這樣的行星,就算誕生出幾百只統帥級的蟲族也不足為奇!”
“這麼多,我們的敵人,豈不是相當於一整個二級文明?”李泰驚呼道。
“沒有那麼嚴重。”杜星宇說道,“只要它們中還沒有進化出母皇,就沒有湮滅級的生化武器,我們還有機會。”
“我建議,先殺死,或者捕捉金星上的統帥級蟲族,用來研究。”杜星宇說道,“以金星的質量來看,應該只有一隻初等的統帥級蟲族,我們人類應該能對付。”
“我同意杜教授的看法!我們的生化太空部隊還沒有開始過實戰,也需要進行一場戰爭來進行磨礪!”李泰說道。
“我也贊同,我們速度要儘快!”神州另一名高層說道。
“同意!”其他地區的高層自然沒有異議,因為生化太空部隊幾乎完全由神州說了算。
……
人類軍隊開始為出征金星做準備,在恆星級武器的太空戰役中,常規的武器、軍隊完全派不上用場。
所以這次人類前往金星的只有一支太空生化艦隊。
二十頭天龍,都是消滅克蘇魯之後人類克隆出來的。
它們只是常規站立,最核心的是,是人類目前最前沿的生物戰艦泰坦巨像!
泰坦巨像,是一尊外表像是泰坦巨人的巨型生物戰艦,身高長達十公里,也就是一萬米!
這也是杜星宇設計的第一艘,拼接式,可駕駛的生物戰艦。
泰坦巨像的基因圖譜仿造了杜星宇對克蘇魯的基因模擬,如此巨大的生物戰艦很難透過一個小胚胎在短時間內發育出來,所以杜星宇採用了“生物嫁接”模式。
泰坦巨像分為十段,每一段都是一個特殊的胚胎培育,在成長到一定階段後開始進行器官組織拼接,生長在一起。
而巨大的泰坦巨像內部,就像是金屬戰艦一樣,擁有駕駛艙、生活艙、生化武器艙等。
人類可以在泰坦巨像內部生活,把它當成一個生物體太空城市!
就像是小蟲子依附於巨大的生物生存一樣,人類在泰坦巨像上也如同小蟲子一樣,只是人類的大腦能夠連線泰坦巨像的生化大腦,對它進行控制。
“泰坦巨像,準備升空!”杜星宇的直播間裡,正在播放泰坦巨像前往太空的場景。
即便是用衛星拍攝的視角來看,它也是絕對的龐然大物!
別說人類,就連大威天龍站在它的腳下,也像是一隻小蜥蜴!
“臥槽,這也太宏偉了!”有網友已經看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