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下,我最近在用的追書app,快取看書,離線朗讀!

距離太陽1.7億公里的空間範圍內,一顆年輕的行星即將誕生成型。

這裡是後來火星的軌道範圍,但這顆行星並不是幼年時的火星,而是水星!

水星的幼年期要比後來大的多,而且它出生在太陽系的宜居地帶內,孕育陽光的溫暖,吸收隕石的水與物質成長,很有可能成為太陽系第一顆孕育出生命的行星!

然而在這太陽系的混亂時期,某個微不足道的影響因子改變了另外一顆行星胚胎的運動軌跡。

經過時間效應的疊加,因為引力作用,它最終撞向了水星。

這是一次行星大碰撞,水星的外殼被直接擊碎,地殼和地幔變成無數碎片,其中較大的一塊碎片形成了後來的金星。

而只剩下核心的水星,飛向了太陽,形成了太陽系內最奇特的執行軌道。

水星的軸傾斜是太陽系所有行星中最小的(大約1?30度),但有最大的軌道偏心率。

而這種軌道以及與太陽的距離過近,讓水星表面的所有水分蒸發,晝夜溫差過大,生命誕生的可能性,被扼殺在了搖籃中!

“第一顆可能誕生生命的太陽系行星,被扼殺了!”室女座文明,薪欣喜的說道。

這一次,他製作的因果律武器發揮了作用。

“接下來是第二顆!”

在水星喪失了碳基生命誕生條件後,下一顆最有可能誕生碳基生命的行星孕育出來了。

那就是水星曾經的碎片形成的新的行星——金星!

44億年前,在距離水星僅僅五千萬公里的空間,金星,開始逐漸成型。

雖然金星距離太陽的地方也很近,但在44億年前,那個空間距離才是太陽系的宜居地帶。

因為當時的太陽系也只是幼年期,它的溫度並不高,光線也比較暗淡,這導致金星的地表溫度和地球上的春天一樣,溫暖舒適!

屬於金星的春天來臨了,隕石上的冰雪消融,金星的天空下起大雨,雨水在地表匯聚,到處都是大大小小的河流與湖泊。

最終,海洋世界誕生了!

金星的大氣層保護了熱量不被流失,海洋和溫度得以儲存。

一切碳基生命誕生的條件都已經充足,只需要等到某個微妙的化學變化,可能就會有最原始的生命誕生!

但金星並沒有等到這個變化,它的溫室效應在保護大氣層與海洋的同時,失控了!

金星大氣層中,類似二氧化碳和水蒸氣這樣的氣體吸收了地表反射的紅外線,使得行星表面溫度升高。讓行星能夠保持一定的溫度,不至於過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