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拉魯斯大百科全書》第八卷第三篇講了什麼?插畫作者是誰?畫的什麼內容?”

“《米國大百科全書》的數學卷中一共記載了幾個世界級數學猜想?分別是什麼?”

“羅馬帝國第三任君主是誰?他一生做了什麼事?”

“請倒著念出百科全書中對於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的人物傳記描述。”

“請說出羅浮宮的面積,裡面有哪些重要藏品,以及盧浮宮從建成到現在經歷過哪些戰役?”

……

十名外國專家,開始根據《大百科全書》中的內容,不斷對杜星宇和雷華提問。

提問的內容也越來越掉轉,天文地理,哲學藝術、法律醫學、從古生物到外星人,從具體數字到插圖的內容……一個正常人就是拿著最先進的計算機在查詢,只怕也要花費很長的功夫才能找到這些答案。

而杜星宇和雷華回答這些問題時,沒有一絲絲猶豫。

剛開始,觀眾們還有人覺得,這是表演好的節目。

可是隨著杜星宇用幾國語言將好幾篇正常人完全不會了解到的資訊倒著背出來,隨意的講述任何百科全書中任何一頁裡的所有內容,包括第幾行第幾個字是什麼都能精準的說出來!

這時候,沒有人還會質疑這是“提前背誦”的內容!

因為他們很清楚,這玩意就是背也背不了這麼齊全,正常人類的記憶力再好,也不可能記住一些毫無關係、繁雜的資訊。

“科拉超深井是前蘇聯於1970在科拉半島臨近的一項科學鑽探,最深的鑽孔SG3在1989年達到12,263米,這個井深記錄在2008年和2011年被在卡達的阿肖辛油井(12,289米)和毛熊國在庫頁島的OdoptuOP11油井(12,345米)打破,並且還在持續更新中……”杜星宇再次回答完一個百科全書上的問題。

他看向十名專家,詢問道:“各位,現在你們已經詢問了超過一百個問題,涵蓋各個學科領域,你們還需要繼續驗證嗎?”

斯摩克、哈羅德等人面面相覷,各種刁鑽的問題,正著回答,反著回答,跳著回答,無論是數字還是影象,他們倆都能記得一清二楚!

現在,即便是最不願意相信的人,都必須承認,杜星宇和雷華這兩個植入了記憶晶片的人,已經將幾千億個字元、圖畫和語言資訊全都記憶下來!

利用記憶晶片,他們打破了人類的記憶極限!

“我沒有問題了。”斯摩克神情複雜,說道:“我必須承認,這個資料庫裡的資訊,沒有一點能難倒你們!”

“我也沒有疑問了。”哈羅德說道,“你們的回答即便錯上一個字元,我都會表示懷疑,可事實擺在眼前,你們的記憶就好像擁有上帝的賜福,沒有一點錯誤和紕漏!”

“不用再問了,我服了!”一名德國專家感慨道。

“我也承認了,這記憶晶片,的確名符其實!”毛熊國生物分子研究所的專家說道。

不止是他們,現場的觀眾們都已經懵了!

“我的天啊,雷華成為天才中的天才了!這是人形自走計算機啊!”雷華的同學,陶立群、虞博藝、宋青等人又是驚訝又是羨慕。

“早知道杜教授找志願者的時候我就報名了!”

“不用學習,就能掌握這麼多資訊,這也太爽了吧?”

其他師生也在議論著。

“完美,簡直太完美了!”生物系的院長方謹激動的對自己身邊的華夏科學院院士耿哲說道,“這項技術會改變整個人類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