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院士怎麼啦?聽說局裡領導親自打電話過去,他都不肯出來!”航天局裡,眾人議論紛紛。

“難道他對諾貝爾獎不滿意?”

“開玩笑吧!那可是諾貝爾獎,你一輩子能得一次就上天了!”

“我也有點不明白,他為什麼退出了火星任務,現在火星任務才剛剛開始。”

“他一定有自己的想法,我們還是做好自己的事情吧!”許憐秋抱著資料夾路過,低聲道。

她作為火星微生物的發現者,如今是火星任務小組中的副組長,職位重要。

“杜星宇,他心底肯定藏了很重要的事情。”許憐秋雖然不知道杜星宇到底在想什麼,但直覺告訴她,能讓杜星宇如此慎重的事情,絕對不是小事。

網路上,也有一些媒體在說些捕風捉影的事情,但少有人關注。

杜星宇的社交賬號,也已經連續幾個月沒有更新了。

網友們紛紛發信去詢問:

“@地球觀察,怎麼不更了?”

“恭喜大大獲得諾獎,大大人呢?”

“作者不是回地球了嗎?”

“告訴我地址在哪?我要寄刀片!!!”

“他的B站賬號也停更了,不知道幹什麼去了?難道在執行什麼機密任務,不能說話?”

外界的種種干擾,杜星宇都置若罔聞,每一天,他都在觀測和分析資料。

一個月後,天文觀測站,杜星宇正在用計算機對比從天宮空間望遠鏡傳來的觀測資料。

“咦?有問題!”杜星宇發現,在精密指向感測器的資料中,出現了一個微小的誤差。

這個誤差幾乎可以小到不計,但杜星宇認為這絕對不是機器誤差導致的。

他立刻進行資料分析,精密指向感測器(FGS)每秒鐘採集六十次星光,在昨晚的一次採集中,有0.3秒的資料出現了波動,海王星反射的太陽光在極短的時間內變暗了,隨後又恢復正常!

要知道,這些星光都是來自海王星反射的太陽光,不可能突然變暗恢復。那麼只有一個可能,某個天體恰好飛行到了觀察點前方,擋住了來自那顆海王星的光線!這和掩星現象類似,只不過這次掩蓋的不是恆星光芒,而是海王星的微弱光芒。

杜星宇的觀測方向都是海王星軌道和附近的柯伊伯帶,出現這樣的情況,很有可能是有小行星飛行時暫時遮住了海王星的一部分。

“找到它的嗎?”杜星宇的精神振奮起來,他雖然沒有直接觀測到這顆小行星,但已經有了它的蹤跡,接下來進行持續觀測對比,就能找到它的飛行軌道。

杜星宇不僅自己觀測,還聯絡了哈雷阿卡拉天文臺,請他們一起觀測。

一週後,杜星宇終於確定了自己的猜想。的確有一個高速飛行的天體,經過海王星,朝太陽系內部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