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一天的時間,江楓都待在這裡,當他放下最後一本書的時候,一樓藏館的書籍已經被他翻得七七八八。每頁只需掃上一眼,智腦便會將文字自動錄入資料庫,並且歸類排列。

那如同風車般的翻書速度,讓不少在桌前奮筆疾書的會員、學徒,都忍不住側目,心說這傢伙究竟是來這裡抄筆記的,還是來這裡搗亂的。

“有內容的文字量只有一千萬行左右,比想象中的要少。”

“很多論文、著作中描述的技術,都屬於對同一個課題的重複研究。雖然研究了現象,卻沒有透過現象剖析其背後的本質。難怪用了兩千年的時間,這些土著們還沒有走出中世紀。”

知識雜而不精,重複冗雜。

最致命的是,因為巫術、精神能量、乃至神靈信仰這些干擾項的存在,鍊金術師們直接越過了對自然科學的研究,而在經驗科學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某本關於工程系鍊金術的研究著作中提到一種設計方式,如何設計投石機以達到裝填與發射威力的最大化,而著作者本人卻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在設計中運用到了輪軸、槓桿原理。

如果能將這些東西總結歸納出來,可以運用到的領域絕對不只是投石機。

不過雖然這麼說,但對於江楓本人而言,白天的收穫還是相當大的,尤其是在魔藥與附魔這兩個領域,對於銘紋、符文技術的基礎原理,都有了一個相當深刻的認識。

而這些基礎知識,都是蒙基裡船長的筆記上,連提都沒有提過的東西。

按照約定,老約翰駕著馬車,在傍晚時分抵達了鍊金術師協會的門口。

不少學徒、甚至是還沒成為學徒的普通會員,看到他坐上王室的馬車,驚訝的差點沒把眼珠子給掉下來。誰也沒想到,這位翻書翻得和風車似得怪人,竟然是王室的貴賓……

回到了城堡之後,江楓在門口遇上了披著斗篷的萊婭。

像是找了自己很久的樣子,剛一見面,萊婭便向自己這邊走了過來。

“你去哪了?我怎麼一整天都沒看到你。”

“在外面隨便轉了轉,”江楓笑了笑,用輕鬆的口吻調侃道,“怎麼,一天沒見就這麼想我?”

無視了江楓的調侃,萊婭追問道。

“你打算在這裡停留多久?”

“這得看你的身體恢復的怎麼樣了,雖然從瓦爾蘭到薩丁堡一路平原,但還是得穿過幾處森林和丘陵。”江楓聳了聳肩,“前線的條件可不比這裡。”

“我的身體已經沒事了。我們不能再在這等下去,下午我去了一趟港口區的酒館,從那裡打聽到,前線的局勢很不樂觀。我不希望等我們把劍送過去之後,等待我們的是一具屍體。”萊婭用認真的語氣說道。

“……如果你身體沒事,我們最快可以後天出發。”

雖然看出來她在逞強,但江楓並沒有多說什麼。

萊婭所說的也正是他所擔心的。

那裡可是王國與叛軍交戰的最前線.

而到了戰場上,即便是大師級騎士,也不可能保證自己百分之百就能活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