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五章 團隊框架(第2/2頁)
章節報錯
等他趕到機場,喬小橋,劉月以及舒靜,還有天驕的部分人已經在機場等了他一會兒。
今天是戴姆勒集團總部第一批技術人員來東海的日子,這批人將加入戴姆勒和平衡基金在東海組建的汽車科技研究所,成為其中的骨幹力量,為即將正式啟動的新汽車工廠進行前期技術儲備和相關準備工作。
此外,王洛當初定下的人才招募計劃,始終在推進當中。
到了現在,該計劃已經不限於招收國內外的精銳安保從業人員。相關招募計劃,早就全面擴充套件到王洛名下的各家公司,也包括即將開始運營的汽車公司。
近期,由戴姆勒管理層居中牽線,而王洛這邊負責實際接觸,還從德國大眾集團挖過來一個技術型的小團隊,負責人安睿裘德,原是大眾旗下賓利公司汽車技術研發部門的主管級工程師。
安睿裘德之所以會被打動,同意跳槽過來,一是因為有戴姆勒集團高層親自出面奔走協調,讓他看到了在國內新成立的汽車公司的發展前景;更主要則是賓利現任汽車部門首席主管,也就是安睿的上司,時年才五十出頭,只比他大五歲。
這種情況下,安睿繼續留任賓利技術部門,在幾年之內都很難有更進一步的上升空間。
因此當戴姆勒和平衡基金聯手,展現出足夠的誠意和財力,安睿便下定決心,雙方算是一拍即合,慨然同意離開賓利,加入戴姆勒和平衡基金合建的新汽車企業。
安睿將在新公司出任研發部首席技術主管,並且兼任東海汽車研究中心的管理。
安睿本人在原來的賓利公司,是少壯派技術性人物的代表,有著不小的影響力。
他此次離職,和他一起脫離賓利公司的,還有一共12位同事,算是一個小型的技術核心團隊。
此外,戴姆勒為充實即將啟動的新汽車公司,在近段時間以招募為主,同時在總公司抽掉部分人手為輔,組成了一個81人的汽車技術團隊。
同一時期,平衡基金還有專人在國內外各大高校,對相關專業的研究生,博士生進行招募,陸陸續續招收過來的助理級汽車技術工程師和助手級別的高校研究生共103人。
這幾批人加在一起,總數近200人,將共同成為東海汽車研究中心和新汽車公司的技術核心。
比起汽車行業諸如戴姆勒母公司,大眾,通用這樣的巨頭,動輒數千人的技術團隊和多不可計的相關專利技術。王洛為新公司組建的這支技術隊伍尚處於起步階段,不過已經能勉強支撐起新公司的技術骨架。以後要做的是不斷豐富這個團隊,讓其漸漸成長起來。
汽車行業和王洛以往經營的公司有很大不同,這是一個技術性很強的行業。誰能在技術上領先,誰就能站在行業的制高點,所以王洛將新公司的技術隊伍看成重中之重,格外重視。
上午十點四十五分。
安睿加上戴姆勒集團來人,一行近百餘人乘坐的飛機在東海機場降落。
安睿裘德時年四十七歲,是個身形高大的德國人,雙目熠熠有神,寬廣的額頭和高挺的鼻樑讓人記憶深刻。
王洛親自到機場來接機後,把他們一行送到下榻的酒店,晚上又舉行了歡迎晚宴,期間自有一番熱鬧。
等晚宴結束,已是晚十點出頭。
王洛獨自駕車,沿濱海路,往送給蘇妍的懸海別墅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