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拿下臨安城(第2/2頁)
章節報錯
王妙竹眼前一亮,當即歡呼雀躍道:“好啊,好啊!爹爹早就看那個皇帝老兒不爽了!”
望著毫不畏懼皇權的小竹兒,趙立河笑呵呵地掏出一個銀鐲子,拉起她的小手,給她戴上。
原本寬大的銀鐲子在套上的那一刻,頓時散發出藍光,隨後漸漸縮小,變成了符合孩子手腕大小的銀鐲子。
看到這一幕,韓蘭韻與王妙竹都驚奇地睜大了眼睛。
趙立河笑著說道:“這是趙伯伯送你的見面禮,戴著它,誰也別想傷害到你。”
王妙竹似懂非懂地點點頭,隨後興致勃勃地把玩起了手腕上的鐲子。
這是大夏第一煉器師的作品,擁有大小如意、避塵避雨、自主防護等諸多能力,趙立河的兩個孩子以及大夏重臣的子嗣幾乎人手一個,王妙竹作為聯盟極為罕見的穿二代,自然也不能落伍。
韓蘭韻抱起王妙竹,教她向趙立河道謝。
王妙竹學著母親的模樣乖巧道謝。
趙立河笑著揉了揉她的腦袋,轉頭望向教場邊緣的定遠軍。
“這就是老王組建的定遠軍嗎?”
“沒錯。”
鄧有剛點了點頭:“雖然各方面都顯得縫合了點,但應該還有些戰鬥力——你打算帶他們一起行動嗎?”
趙立河搖了搖頭:“不用了,讓他們留在臨安,守著王處一的皇位吧,北伐一事,有我大夏的第一裝甲師就夠了,沒必要讓他們做出無謂的犧牲。”
鄧有剛點點頭,轉頭望向臨安,笑著說道:“不過在這之前,還是先把臨安拿下來吧!”
……
……
南宋開禧元年,臨安城東北教場天降神兵,定遠軍順勢兵變。
自當年建炎南渡,京師三衙殘存的力量遭遇了毀滅性打擊,南渡後的三衙基本是有衙無兵的狀態。
因此,南宋的禁軍可以說是從頭開始,重新建立起來的,並從最開始的不到三萬人,一直到隆興初年的十二萬七千人左右,但這裡就有了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臨安城這個地方只是臨時挑選的天子行在,單是作為國家首都就已經疲於運轉了,想要養活十二萬七千人的禁軍部隊,實在是有些超負荷。
於是乾道七年三月,宋孝宗下令三衙之一的馬軍司由臨安府遷往建康府,並正式將馬軍司更名為馬軍行司,宋人還送了個外號叫騎司。
馬軍司移防後,所部諸軍約三萬餘人隨之移防。
時至今日,南宋的禁軍已經與地方常備軍沒什麼區別了,都是三衙遙領的軍隊。
因此臨安城內的禁軍數量其實並不算多,再加上王處一組建定遠軍時,又從禁軍中招收了諸多骨幹,導致現在的臨安城禁軍戰力再次被削弱。
可以說,整個臨安城唯一擁有戰鬥力的軍隊,只有王處一的定遠軍。
而當定遠軍兵變時,臨安城就變成了一位毫不設防的年幼小姑娘,沒有絲毫的反抗之力。
就算沒有大夏的跨界遠征軍,單憑一萬兩千餘定遠軍,也能輕易將整個臨安城拿下。
於是,當臨安城的宋軍見到突然叛變的定遠軍,以及行駛在街道上的那一輛輛黑色塗裝的鋼鐵巨獸,本就不多的戰意瞬間煙消雲散。
趙立河的大夏第一裝甲師甚至連一槍一炮都沒有開,僅僅是靠著裝甲車和坦克的塗裝和外形,以及隨行的定遠軍所喊出‘天兵降世’的口號,便不費吹灰之力地拿下了臨安城。
有些主和派大臣甚至以為金軍殺到了臨安城,連忙帶著妻兒家小當街跪迎,還表示願意帶著王師攻克臨安城南部的皇宮,捉拿主張北伐抗金的韓侂冑和辛棄疾等人。
整條市坊街道,滿街朱門朝臣,居然只有一個閒賦在家的白髮老頭敢於拔劍攔路。
看到這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楊鐵心和郭嘯天等定遠軍將士都感到既羞愧又悲哀。
臨安臨安,國如其都,都如其名。
這個只想著偏安一隅的朝廷已經爛到根了,需要一把利劍幫他剜去腐肉。
隨著趙立河一聲令下,定遠軍毫不猶豫地將這些丟人現眼的玩意全部拿下,押入大牢。
兩個小時後,除了城南的皇宮與韓蘭韻的孃家韓府外,臨安城徹底易主,落入趙立河和定遠軍的掌握之中。
韓太傅府外,望著眼前熟悉的高大府邸和緊閉的大門,韓蘭韻深吸一口氣,牽著女兒王妙竹,在親衛統領丁顯和沈煉的保護下叩響了韓府大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