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六章 環太平洋(第1/3頁)
章節報錯
公元2013年,環太平洋地區,海底深處忽然出現了一個巨大的時空裂縫。
一個無比龐大的巨獸生物從中爬出,自海洋之中崛起,襲擊了人類的城市。
這是地球遭遇的第一隻怪獸,它有著形似斧頭的腦袋,因而被稱作‘斧首’。
第一隻怪獸首先摧毀了舊金山以及周圍所有的海岸城市。
人類大部分企圖阻止巨獸的軍事行動,全部以失敗告終。
迫不得已之下,人類動用了自己最後的底牌,用一枚核彈炸死了怪獸。
但同樣的,由於核彈的爆炸,舊金山方圓百里變成了遍佈輻射的荒蕪之地。
此事結束後,人類為巨獸起了個名字,叫‘開菊獸’,即日語裡的怪獸。
原以為此次事件只是個例,但緊接著,各種不同的怪獸開始接二連三地出現,不斷襲擊著各個環太平洋的城市。
為了與這些不斷出現的怪獸對抗,人類創造了自己的怪獸——
即名為“獵人計劃”的大型機甲防禦體系。
他們花費巨量的資金,創造出巨大的機械戰士,由兩名駕駛員透過神經元連結技術進行操控,最終實現人機合一的效果。
自從有了獵人機甲,人類終於開始獲得勝利。
以往看似不可一世的怪獸,在人類的智慧結晶面前輪番喪命。
在前所未有的勝利衝擊下,人類重新回到了地球霸主的位置,他們甚至開始將怪獸的襲擊變成商業化的宣傳活動與儀式,並將操控機甲的駕駛員捧成了人類的英雄與明星。
當然,作為抗擊怪獸第一線的戰士,機甲駕駛員們值得這樣的待遇。
但同樣的,這種災難商業化的背後,是機甲獵人計劃入不敷出的無奈真相。
一臺獵人機甲的造價,相當於十艘航母,再加上機甲的更新與維修,堪稱無底洞般的資金黑洞。
在2015年到2019年這五年間,人類總共開發了5代機甲,先後生產了31臺獵人機甲,期間各國往裡投入的資金,具體多少已經無從得知,只能說是一個天文數字。
直到2020年,M國第三代機甲‘危險流浪者’不幸被開菊獸‘鐮刀頭’擊毀。
駕駛員楊希·貝克特因此犧牲。
自此之後,怪獸們彷彿吹響了反擊的號角,分佈在世界各地的獵人機甲也紛紛被擊敗。
負責獵人計劃的組織,即環太平洋聯合軍防部隊,簡稱PPDC,也因此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各國紛紛發來斥責與抱怨,似乎有叫停這一計劃的意思。
而就在這時,一群神秘人突然出現在PPDC總部。
他們帶來了巨量的資金,還有許多全新的機甲技術。
在他們的幫助與支援下,PPDC重新站了起來,他們不僅將僅剩的四臺機甲更新迭代,而且再次開始了新型機甲的研發。
與此同時,太平洋海底的時空裂縫也出現了變化。
從中鑽出的怪獸變得更加強大,但出現的頻率也變得規律起來。
對此,許多人類都感到萬分欣喜。
但也有一些研究怪獸的科學家為此表示了擔憂。
尤其是PPDC內部一名叫赫曼·格里布的博士,他說自己算出了怪獸出現的頻率,並給出了詳細的數值和通篇論文。
按照他的計算,怪獸出現的頻率是越來越快的。
最後甚至會出現兩頭或三頭怪獸一起出現的恐怖場景。
但事實證明,他的計算是錯誤的,格里布博士不服氣,開始傳播另一種言論,認為有一個幕後黑手在背後操控著人類世界,想要掀起人類與怪獸之間的軍備競賽。
像這樣的言論,在大眾眼中自然是非常可笑的。
但林中天知道,格里布博士的猜測,其實就是真相。